2021 年,游戏圈曾经一度陷入Web3 狂热。每隔几周就有厂商宣布投入制作3A 级大作,动辄上千万美元融资,强调「边玩边赚」、「真正的数字资产所有权」。不少人把它当成下个产业大浪潮。
四年过去,我们可以直接看结果:绝大部分项目都失败了。
TOKYO BEAST 的76 天寿命
最典型的案例是 TOKYO BEAST。背后有日本大厂 Cygames(代表作:《碧蓝幻想》、《赛马娘》)与 gumi(代表作:《勇者前线》、《Final Fantasy Brave Exvius》)参与,投入2,000 万美元,喊话要打造Web3 游戏新标竿。
2025 年6 月9 日正式上线,48 小时30 万下载,首日营收100 万美元。短暂间被视为区块链游戏的转捩点。然而仅仅76 天后,8 月24 日就宣布关服。原因很清楚:代币$TGT 暴跌96.6%,游戏机制乏味。玩家发现「赚不到钱、游戏不好玩」,自然快速流失。
枫之谷N:少数存活的链游
相比之下,NEXON 的《枫之谷N》至今仍在运行。凭借20 年的IP 积累,上线前就吸引了超过97 万钱包注册。首月日活用户接近3.6 万,玩家保留率高达82%,代币$NXPC 市值一度达到4.83 亿美元,没有像TOKYO BEAST 那样迅速崩盘。上线后三个月累计近190 万独立帐户登入,约1,500 万美元资金投入游戏内消费。其所依托的 Henesys子网(Avalanche 上的专用链)甚至一度贡献整体生态近三成活跃地址,带来实际链上流量。
然而问题同样存在:新玩家进入门槛高,老玩家则因收益不足而逐渐流失。普遍抱怨是「打金效率低」,投入大量时间练级却换不到相应报酬,热度也从上线初期快速降温。
什么样的Web3 游戏能活下来?
日本游戏市场规模274 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与中国。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款Web3 游戏真正成功。原因在于玩家期待值极高,他们习惯了《最终幻想》、《萨尔达传说》这样的完整体验,不会为了「能赚钱」忍受设计粗糙的游戏。
观察失败与少数幸存案例,可以归纳出几个必要条件:
- 游戏性优先:若本身不好玩,加上区块链也无济于事。
- 稳健经济模型:代币必须有实际用途,供需平衡,避免庞氏结构。
- 强IP 或独特玩法:缺一不可。
- 社群共建:真正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优势,而非单向收割。
残酷的真相:90% 的区块链游戏会失败
根据Naavik 与CoinGecko 的产业报告,2021–2023 年推出的链游专案中,超过90% 的代币在一年内价格跌幅超过95%,而活跃玩家数低于5,000 的比例接近99%。超过90% 的游戏项目最后要么停服,要么沦为投机者的套利工具。
换句话说,几乎所有所谓的「3A 区块链游戏」最后都被证明不是游戏,而是包装成游戏的金融产品。只有那些即使没有「赚钱」功能,玩家仍愿意花时间游玩的作品,才有生存可能。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GameFi/34446.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