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ano创办人Charles Hoskinson说了什么?对以太坊有哪些批评?

知名公链Cardano 创办人Charles Hoskinson 说:我不认为以太坊还能再存活超过10-15 年

Charles Hoskinson 是谁?以太坊元老之一

这么凶狠批评以太坊,他的来头是?

  • Charles 是以太坊八位共同创办人之一,以太坊前CEO,后来因理念不合离开

  • Charles 是Cardano 创办人,这是他离开以太坊后创办的项目,其代币$ADA 是目前第九大加密货币

简单说,他是区块链领域大OG,相当早期就开始接触区块链,经手创办的两个公链项目(以太坊、Cardano) 目前都是前十大加密货币,因为身分特殊,他对以太坊的评论能同时包含来自曾在体制内部的角度,以及作为竞争链创办人的外部角度,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Charles Hoskinson具体说了什么?对以太坊有哪些批评?

在2025 年4 月23 日的AMA (Ask Me Anything) 直播中,Cardano 创办人Charles Hoskinson 对以太坊提出三大结构性批评,认为这些根本性问题将严重阻碍以太坊的长期发展:

1. 基础设计缺陷:记帐模型与虚拟机架构

以太坊使用Account Model (帐户模型),比特币和Cardano 使用的则是UTXO 模型。 Charles 认为帐户模型在高频交易和安全性方面存在瓶颈,难以支撑未来更大规模的金融应用。同时他也批评以太坊虚拟机(EVM) 效率有限,对复杂智能合约和多元应用的支援力道不足,这些都属于架构层级的错误,而非单纯的技术细节。

Q:帐户模型(Account Model) 是什么?
A:就像银行帐户,每个地址有一个余额,交易会直接修改这个帐户状态。

Q:UTXO 模型是什么?
A:每笔交易都是「输入→输出」,可以想像成「每张钞票或每个硬币都独立」,花钱时,是「把一张钞票交出去→ 找回新的钞票」,而不是从银行帐户扣掉一笔数字。这种模式让每笔交易独立,比较容易同时处理,也比较不容易出现资料冲突。比特币和Cardano 都使用这种设计。

Q:帐户模型vs UTXO 模型
A:帐户模型交易容易彼此干扰,限制系统并行处理能力;UTXO 模型交易彼此独立,适合高频交易与平行运算。

Q:EVM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 是什么?
A:以太坊上执行智能合约的虚拟运行环境。可以把EVM 想像成以太坊的「作业系统」,就像电脑或手机需要作业系统来跑各种应用程式,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也是在EVM 上运行。 Charles 认为EVM 效率不足,难以支援复杂逻辑与大规模应用。

2. 扩容策略错误:对Layer 2 的过度依赖

Hoskinson 认为,以太坊主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可扩展性的挑战,反而将压力转嫁给Layer 2 解决方案。他形容这些L2 网络如同「寄生」于主链,不仅分散了资源和用户注意力,还稀释了主链的价值与生态凝聚力。这种策略可能导致主链与Layer 2 之间出现敌对与分裂,进一步削弱以太坊的整体竞争力。

Q:什么是区块链的「扩容」?
A:扩容(scalability) 指的是让区块链系统承受更多交易量、更多用户。

Q:什么是Layer 2?
A:Layer 2 是一种扩容方案,让部分交易在主链之外进行,再将结果传回主链验证。类似在主干道塞车时,另外开辟支旁支路线,减少主干道车流。像Arbitrum、Optimism、BASE 等都是以太坊的Layer 2。

3. 治理机制薄弱:缺乏高效链上治理

Hoskinson 强调,以太坊在治理方面依赖离链协商与社群共识,缺乏完善的链上治理机制。这使得重大协议升级与决策过程缓慢,缺乏弹性,容易受到少数核心开发者或利益团体影响,降低了系统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与创新效率。

Q:什么是「离链协商」+「社群共识」?
A:例如开会、讨论串、Twitter 投票,但最终还是靠少数开发者下决定。

  • 优点:灵活,社群参与高

  • 缺点:慢、模糊,容易被核心人物主导

Q:那什么是「链上治理」?
A:把所有决策机制搬到链上,持币人或DAO 成员直接在链上投票决定政策与升级,过程透明、投票结果自动执行。

  • 优点:决策流程清楚、开放

  • 缺点:制度难设计,可能被滥用或投票冷感

总结: Charles Hoskinson 的批评不是针对特定技术细节,可说是对以太坊整体性的批评,他质疑帐户模型不足以支撑未来高频应用,认为对Layer 2 的依赖正分裂主链价值,也指出现有治理模式太慢且易受控的问题。

这些对以太坊整体性的批判,导出了这句在AMA 中引发关注的重磅预言:I don't think Ethereum will survive more than 10 years to 15 years
.我不认为以太坊还能再存活超过10-15 年

业界回响

Charles Hoskinson 这番言论一出,立刻引发不少讨论。

多家主流加密货币媒体都对此发布了报导,包括CryptoRank、Coinpedia、Pintu、CryptoPotato等。

曾代表XRP 持币人对抗SEC 诉讼的加密货币知名律师John Deaton 也转发了这段影片,不过他并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表示听曾参与以太坊创办的人批评以太坊很有意思。

知名的加密货币分析师与播客主持人Scott Melker (The Wolf of All Streets) 也转发了这段影片,但也没有发表评论。

也许因为这些批判牵涉较广、有一定争议与难度,尽管这番言论引发媒体关注与社群转发,但至撰文当下,少有知名人物明确表态,以太坊社群也尚未作出直接回应。

Charles Hoskinson 批评以太坊,但Cardano 又发展得如何?

Charles Hoskinson 对以太坊提出批评,甚至预言以太坊寿命可能不到10-15 年,不过他后来创办的Cardano,是否真得更好?

这里不评论太细节的技术与理念,只从链上数据分析。

Cardano 代币$ADA 虽然稳定保持在市值前十大加密货币,但Cardano 整体生态表现其实和市值表现有不小落差:

  • 链上总锁仓总值(TVL) 长期处于低位,撰文时约为3.5 亿美元,只排名第22

  • 协议与应用都不多,DeFiLlama 上显示Cardano 有45 个协议,DappRadar 上有79 个应用,在各链中都只排到二十多名

  • 链上无论是活跃地址数或交易量都不高,远远排不进前段公链

 

以太坊

Cardano

TVL

510 亿美金

3.5 亿美金

TPS

12 上下

1 上下 

活跃地址数

40 万

2-3 万

协议数量

1332

45

来源:chainspect

虽然Charles 认为UTXO 模型更高效,但目前Cardano 无论是链上生态发展,或实际效能(TPS、出块时间) 都远远输给以太坊。

小结

综观Charles 对以太坊提出的三大方向批评,底层架构局限、Layer 2 造成的分散、链上治理机制未成熟,批评有其观点基础,论述合理,确实指出了当前以太坊面临的几个核心挑战,不过以太坊 Pectra 升级在即,这预计是2025 最重要的一次升级,以太坊也正试图解决或改善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从扩容(再提升交易效率)、帐户抽象、质押机制与资料处理优化、智能合约升级等,这次升级或许无法一次解决所有困境,但至少它正意识到问题,并开始做出结构性的回应。

但在批评之外,Cardano 是否真能作为一个更好的选择?从目前链上数据来看,这个答案仍是一个问号。

不过这一年来,市场上并不乏对以太坊的各种批评与讨论,这段时间中市场最核心的焦虑之一:以太坊到底怎么了?还有救吗?

持续疲软的币价,生态中缺乏创新,Layer 2 造成的碎片,治理流程的官僚、缺乏灵活性,这些问题根本不需要等到Charles 说出,市场早已有感。但尽管如次,以太坊仍是目前最具应用广度与开发者资源的公链之一,总链上资金中依然有超过一半在以太坊上,问题不是「以太坊有没有价值」,而是「以太坊能不能再次带头成长」、「以太坊有没有可能被其他公链取代」。

但这些问题目前没有答案,我们只能持续关注。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ada/31874.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