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于 4/29 公布一项为期两年的《区块链创新与应用发展行动计划》,打算把区块链打造成「产业数位化的核心技术」,不仅要投入到基础建设,还要推广到医疗、教育、AI 等领域。官方强调,这不只是技术投入,更是推动数位经济与城市创新转型的关键工程。
2024 到 2027,中国推动区块链落地的时间表启动
根据官方公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网信办、政务资料局、经信局与商务局联合推出该行动计划。整体实施从 2024 年启动,一路推进至 2027 年。
区块链列为核心基础技术,不排除发展加密资产应用
计划中指出,区块链是产业数位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具备「提升资料信任度、优化流程效率」的潜力。更特别的是,官方还提到:将透过区块链技术增强数位资产的价值转化能力。
被部分人士解读为可能涉入数位资产的研究与应用,像是挖矿或资产上链。
基础建设全开:建国家级节点、区块链晶片、数位身分平台
公告表示,中国将打造一整套完整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
建立「区块链晶片」与资料隐私保护功能
-
发展国家级节点、可信身分平台、分散式资料目录
-
达成「一链、一网、一平台」的总体规划
这套系统目标要达到:
-
Petabyte 等级的节点储存能力
-
上亿使用者规模的数位身分互通系统
-
不同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操作与互联能力
适用产业多元:医疗、教育、AI、金融、交通都纳入
北京市政府将针对多个重点产业导入区块链,包括:
-
医疗保健:强调病历与资料可信传输
-
教育场域:学历、学分认证链上可验证
-
AI 模型:支持大型 AI 模型可信追溯
-
金融服务:金融流程自动化与合约数位化
-
交通管理:数据共享与智慧城市应用
整体目标是提升政府服务效率与产业信任度,创建「标竿应用」再推广到全国。
延续 Web3 白皮书方向,打造全球数位经济创新中心
这份行动计划,是延续 2023 年中国发布的《Web3 创新与发展白皮书》精神。当时中国就已讲明:
「Web3 是未来网路发展的不可逆趋势。」
中国当局也从 2023 年起,每年编列至少 1 亿人民币来支持 Web3 技术创新,直到 2024 年底。
中国区块链路线图,着重应用层与基础建设
与欧美「去中心化、自由发展加密货币」的发展路线不同,中国这次计划强调的是:
-
技术自主、安全可控
-
大型机构导向、服务产业数位化
-
强化监管框架下的信任机制与资料管理
从行动计划来看,北京并未强调「加密货币」本身,而是更聚焦于区块链底层技术在「可信身份、数据互通、流程自动化」等场景的应用。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qfx/31863.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