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部分加密创投 (VC) 视为「威胁」的群众募资平台 Echo,正迎来一波全新资本浪潮。原先作为天使投资人与散户之间的桥梁,如今吸引包括 Paradigm 等顶级 VC 的加入、透过 Echo 进行募资。种种迹象显示了 VC 对于「社群资本」态度的转向,也重新定义了早期融资的权力分配。
VC 曾经的敌意:来自 Echo 的竞争压力
今年初,Echo 曾公开批评部分 VC 对社群募资的「敌意」,指出有些 VC 曾阻止创办人向 Echo 社群提供较佳条件,甚至希望完全取消群众轮,仅接受后期或高估值的募资。
The Block 记者 Yogita Khatri 在最新一期的《The Funding》中说道,这些阻力并非来自顶级基金,而是「跟单型」的中小创投。Hack VC 共同创办人 Alexander Pack 直言:
对这些创投来说,像 Echo 这样的平台是生存威胁。因为在资本配置这个零和游戏里,社群轮多拿一些,VC 就少拿一些。
从敌对转向支持:顶尖 VC 全面进场
然而与早期对 Echo 的敌对相比,如今越来越多一线 VC 选择拥抱该平台。Paradigm、Coinbase Ventures、Hack VC 与 1kx 等基金近期皆已在 Echo 上设立专属投资团体 (Group),展现从「默默支持」到「主动参与」的重大转变:
不少 VC 会将原本分配到的部分代币额度释出给 Echo 社群,或鼓励创办人在 VC 融资之余,另开社群轮,共享投资机会。
Pack 表示:「我们鼓励投资组合中的专案使用 Echo 募资,条件最好能与我们持平,甚至对社群更好。在理想状况下,我们希望每个协议或网路专案在发币前都办一次社群募资。」
不是对手而是工具:Echo 强化而非取代 VC
Echo 并非与创投争夺资源的平台,而是「协作工具」,这是 1kx 创办人 Lasse Clausen 的定调:
创办人仍然寻求「高声誉、能提供实质帮助」的投资人,Echo 只是增加了另一条通往资本与社群的管道,这并不冲突。
正如 Dragonfly 合伙人 Rob Hadick 观察,近几个月 Echo 上的专案也并非都能完售,唯有背后有顶尖 VC 撑腰的专案才能秒杀。如今的合作不仅能提升用户信心,也有效解决资讯落差,成了群募平台最关键的成功要素之一。
VC 赋能后的 Echo 正重塑早期投资样貌
Echo 采「邀请制」,专案须由群体领袖 (group lead) 背书才能上架。如今创投拥有自己的 Echo Group,也就拥有了推荐与协助销售的权力。Cobie 指出,这些 VC 通常不会要求 carry (投资利润分润),反而将资源开放给社群。
CMS Holdings 是最早参与 Echo 的基金之一,其旗下的「4 Ventures」至今已主导约 20 笔投资。该公司共同创办人 Dan Matuszewski 表示:
Echo 的交易热度曾一度降温,但最近又回暖,与整体山寨币市场热度高度相关。
放眼 Echo 未来:社群+机构才是新常态
尽管 Echo 的初衷是为了让散户有机会接触早期专案,但 Cobie 认为,让更多有声望的 VC 加入,并不会稀释这个愿景,反而能提升交易品质与平台信任度。Generative Ventures 的合伙人 Lex Sokolin 则补充:
如果 Echo 要成为一家真正的中介商,而不只是一个理念或旗帜,它就需要稳定的资金池与声誉来吸引高品质专案。
在 VC 的加持下,Echo 不仅没有走偏,反而更接近它的终极目标:「打破资讯与机会的不对等」,让社群也能参与下一个链上巨头的诞生。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qfx/32198.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