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支付赛道的公链GCUL!为何Google区块链将是下波疯牛推手?

作为全球科技巨头的Google就开始默默布局,近期更宣布将推出自有的公链GCUL,打造金融等级的基础设施!本文就来回顾Google 的区块链探索之路:从最早的云端实验、BigQuery 的链上数据整合,到成为多链验证者与推出Blockchain Node Engine,再到最新的Universal Ledger。

全面解析这些战略如何影响DeFi、NFT、开发者与机构投资人,以及为什么Google 可能成为下一波金融革命的关键角色,或者说—— 下一波疯牛行情的重要推手!

Google 的Web 3 拓荒:从云端实验到链上资料整合

Google 最早接触区块链可追溯至2016 年,当时透过Google Cloud 提供基础测试环境,让开发者能在安全的云端上实验区块链应用。这个阶段,Google 对于区块链的探索仅限于技术研究,没有高调宣传而是专注于降低技术门槛,让开发者免于处理复杂的硬件与网络设定。

进入2018 年,Google Cloud 将Bitcoin 与Ethereum 等公链数据纳入BigQuery(可以想像成一个超大规模的云端资料仓库),让使用者能以SQL 查询分析链上资料。

从这个时间点开始,Google 正式从区块链的「观察者」转为「参与者」,为加密社群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开发者无需自建节点,就能分析交易模式,大幅推动DeFi 与NFT 的研究。

到2020 年代初,Google 开始意识到区块链不仅限于加密货币,也能应用于供应链、医疗、金融等领域,在研究报告中数度强调区块链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的应用潜力。虽然发展策略相对低调,但这个时期的扎实研究,为Google 后续正式进军区块链奠定基础。

宣布成立专属团队:Google 进入Web3 时代的转折点

2022 年,区块链从技术到市场都逐渐成熟,Google 也宣布正式成立专属区块链小组,尤其是在当年NFT 热潮与DeFi 迅速扩张的环境下,市场迫切需要可靠的基础建设。 Google 的团队不仅专注内部研发,也与外部伙伴合作,尝试快速迭代为企业与开发者提供有效的工具。

同年10 月,Google 推出Blockchain Node Engine(BNE),这是一款节点托管服务,让开发者能轻松部署Ethereum 或其他协议的节点。传统上,运行节点需要昂贵的硬体与大量维护工作,但透过BNE,开发者只需数个步骤即可完成部署,并兼顾有高度可用性与安全性,相当于又一次大幅降低了区块链的使用门槛,让更多中小型团队能开始参与生态。

2022 年底,Google Cloud 更组建Web3 团队,延揽金融与工程背景专家,将区块链列为长期战略重点,并逐步支持测试网与空投水龙头,协助新手快速上手。

扩张合作:Google 提供多链整合服务并披上验证者战袍

时序进入2023 年,Google Cloud 扩大BigQuery 支持范围,新增11 条链,包括当时相当热门的几大公链和Layer 2,像是Arbitrum、Avalanche、Optimism 等热门。同时结合AI 工具,开发者可更快分析市场趋势,提升DeFi 策略的精准度。

同时,Google Cloud 成为Solana、Polygon 与Cronos 等链的验证节点,进一步强化自身区块链网络的影响力。不过作为Web 2网络产业的龙头,这个举动虽然看似有助于提升区块链的稳定性,同时也引发社群对于过度中心化的讨论。

另一方面,Google 也推出Web3 入口网站,整合NFT 创作教学、数据工具与水龙头资源,让更多创作者与开发者能快速上手,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Google 对于区块链的发展策略和定位,逐渐从「后台支持」转向「前台创新」。

在传统金融落地:打造金融级应用的宇宙帐本( Universal Ledger)

2024 年起,美国进入大选年,两党候选人关于科技和金融的承诺和讨论满天飞,市场对于区块链的关注焦点再次回到RWA、PayFi 等金融主题上,Google 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更高阶的金融应用。

随着代币化资产(RWA)与跨境支付需求上升,Google 在2025 年推出Universal Ledger(GCUL),定位为专为金融机构设计的中立型Layer 1 区块链,这是Google 探索区块链技术长达十年一来,首次亲自下场开发公链!

GCUL 的设计有三大关键亮点:

・中立性:不偏向特定公链,专注于金融级需求。

・可程式化:支持Python 智能合约,降低传统开发者的进入门槛。

・机构规模:可用于清算、抵押、支付与代币化资产管理。

就在今年3 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已在GCUL 上完成试点,主要测试24 小时交易的稳定性,结果展现出GCUL 在金融市场中的潜力。 Google 预计在2026 年前扩大测试,逐步吸引更多银行与机构参与。

此外,Google 也尝试在供应链上应用区块链,例如与LuNa Smelter 合作追踪矿产来源,确保透明性。虽然这不是典型的加密应用,但却为NFT 与RWA 带来更多可能的应用场景。

总结回顾:Google 对区块链的影响比想像中更深远!

Google 这次亲自下场开发区块链,已不只是单纯的技术升级,更可能彻底改变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回顾过去几次重要策略,Google 对加密生态带来的影响和助力可以说是相当明显:

・DeFi 投资人:透过BigQuery 的多链数据整合,策略分析更精准,有助于强化风险管理与市场预测。

・NFT 与游戏创作者: Web3 入口网站提供完整工具与教学,大幅降低数位资产的创作与发行门槛。

・开发者: Blockchain Node Engine 搭配Python 合约,让新手与专业工程师都能更快速地投入开发。

・机构投资人: Universal Ledger 提供合规且高效的结算平台,推动传统资金更顺畅地进入加密市场。

下一步金融革命:Google 有望成为顶级玩家和疯牛推手

回顾整个脉络,Google 终于从「辅助角色」正式转型为「基础设施提供者」,这个战略上的转换,具有三大关键意义:

・重塑现有金融基础设施

传统金融系统高度依赖SWIFT、银行间结算网络与中央清算机制,效率低、成本高、跨境速度慢。 GCUL 主打中立、高效率与全天候结算能力,如果融合顺利,有望能够全面升级现行的金融架构,改善碎片化与延迟问题。

・成为其他公链的潜在竞争对手

Ethereum、Solana 是目前最多企业选择进驻测试的公链生态,但Google 推出的GCUL 清楚定位在金融机构清算、RWA 或跨境支付,再加上Google 在Web 2 的权威性,GCUL 未来可能成为企业级应用的首选平台。

・支付赛道依然是后续关键战场

即使GCUL 聚焦于机构级结算,支付始终是区块链能否撼动传统金融的重要指标。未来GCUL 如果能在即时支付、跨境汇兑、稳定币结算等方向深化,GCUL 有望打破支付市场的高门槛,成为加密—传统金融桥梁的重大突破。 (当然这个我们也可以观察同样是早早开始布局的PayPal 如何因应这个消息)

笔者观点

展望2026 年,Google 计画继续将GCUL 推向全球金融市场,并结合AI、云端与低延迟RPC 技术,打造全方位的基础建设,这可能让Google 跃身成为金融与区块链交界的核心玩家。

对加密货币市场来说,这其实也代表着两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跨界合作: Google 的资源能与DeFi 协议结合,带来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主流采用:大型机构透过GCUL 进场,将加速资金流入,加密市场有望迎来估值更高牛市。

而作为一个投资人,该关注的是消息的发布时间和技术的进展,无论技术和应用何时落地,只要这类叙事和泡泡能够堆叠再堆叠,替牛市续命,那就对了。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qfx/34033.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