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拟将ETF代币化,推动传统金融更深入链上世界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正评估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引入公链的可能性,借此进一步拓展传统金融与区块链的融合。

贝莱德的代币化野心

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贝莱德正考虑把与真实世界资产(RWA)挂钩的基金代币化,让投资人可透过链上交易取得持股。不过,知情人士强调,贝莱德的计画仍需通过监管核准。

这并非贝莱德首次涉足区块链。去年,公司推出了BlackRock USD Institutional Digital Liquidity Fund(BUIDL),该基金以短期美国国债、回购协议与现金为支撑,并运行于以太坊、Avalanche、Polygon、Aptos 等多条公链上。 BUIDL 迅速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代币化国债产品,资产管理规模已逼近22 亿美元,成为传统资管机构成功链上化的范例。

若将ETF 代币化,贝莱德将更进一步进入链上金融领域。传统ETF 仅能在交易所开盘时段交易,而代币化后的ETF 可24 小时不间断交易,结算时间从传统金融的两天大幅缩短至数分钟。这不仅提高流动性,也可能让无法直接参与ETF 市场的地区投资人获得新的投资管道。

TradFi 拥抱RWA 

贝莱德的举措是传统金融机构(TradFi)全面拥抱链上的开端。摩根大通此前曾表示,代币化是7 兆美元货币市场基金产业的「重大飞跃」。若ETF 成功代币化,将改变现有交易生态。投资人能在全球任意时区交易,不受传统交易所开盘时间限制;同时,代币化ETF 有机会成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抵押品,为这类产品打开新用途。

摩根大通策略师Teresa Ho 认为,代币化基金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并强化其作为抵押品的吸引力,因为投资人能在不放弃利息收益的情况下,把基金份额用于其他金融操作。

不过,市场人士也提醒,代币化的优势要真正落地,仍需依赖清晰的监管规范与合规的链上基础设施。全球投资研究机构晨星就指出,ETF 数量已超过美股上市公司数量。将ETF 带到公链上势必牵涉投资人保护、交易所规范以及税务合规等议题,监管机构的立场将决定能否落地。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qfx/34302.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