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斯达克拟让代币化股票与传统股票在同簿交易,享同等权利与清算流程,最快将于2026 年正式上线,带动市场结构全面升级。
传统交易所正面迎战代币化,那斯达克送件求同簿交易
根据《彭博社》报导,美国那斯达克交易所(Nasdaq)已向美国证监会(SEC)递件,寻求允许「代币化股票」与传统股票在同一撮合簿交易,且享有相同撮合优先序与权利义务。
申请内容强调,若代币化标的与原股「等权等利」(含表决、分派与清算权),则应视同一般证券处理;并要求在交易与清算文件中清楚标示「Tokenized」属性,以利后端单位辨识与处理。
那斯达克并表示,相关交易将在既有全国市场系统下进行,清算与交割将透过存托信托公司(DTC)完成;当DTC 完成必要基础设施后,最早可望于2026 年第3 季启动上线。
此举承接近年资本市场「上链」趋势:从Robinhood 在欧洲提供美股代币,到多家加密交易所试水温;而由大型主板交易所正式出手,象征代币化正走向合规核心。
规则如何落地?同权同簿、上链记录、DTC 清算
那斯达克提案的关键,在于「不改变市场结构只引入新载体」:
- 撮合规则不变,代币化与非代币化委托进入同一撮合池,旗标仅用于标示清算路由;
- 权利对价不变,投资人购得代币化股份即拥有等同原股的全部权利;
- 纪录技术升级,所有权与交易可记录于分散式帐本,带来更快的对帐、可追溯稽核与「可程式撰写公司行动」(如自动化股利、表决及资本变更)。
那斯达克总裁Tal Cohen 称此为「在既有韧性架构内吸收新技术」,避免把代币化推向「资讯孤岛」或未受监管的场外平台。配套上,交易所提议以「旗标栏位」标注清算型态,撮合完成后由系统将指示传递至DTC,确保后端流程与合规报送无缝衔接。
SEC 的监理盘算:投资人保护、等价原则与跨域协调
从监理的角度来看,各路专家猜测,SEC 可能围绕三条主线进行回应。
-
第一,投资人保护与等价性:唯有「权利完全等同」者才可同簿交易,资讯揭露、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必须与传统架构一致;Nasdaq 亦点名欧洲部分平台仅提供「代币化权利凭证」,未赋予完整股权,恐伤害投资人权益。
-
第二,清算风险控管:代币化若缩短结算周期、引入即时交收,需评估保证金、违约管理与系统韧性;SEC 亦倾向将代币化交易留在受监管场域(国家证交所、ATS 与受FINRA 规范之券商),避免价格讯号分裂。
-
第三,跨域协调与长期蓝图:包括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在「 24 小时市场」、代币化资产分类、托管与审计标准上的对接。
现任主席保罗・阿特金斯(Paul Atkins)已多次释出友善讯号,强调「上链迁移」可复刻历次金融科技革新(如十进位制、ETF 电子化),但不代表放松核心规范。
影响为何?从2026 年时间表到市场结构重塑
一旦核准,那斯达克可在DTC 完成后端改造后启动代币化股票与ETF 交易,市场有机会在2026 年迎来美国主板级的「链上结算」里程碑。
对发行商与投资机构,代币化带来的潜在好处包括更快结算、降低对手风险、强化稽核轨迹,以及对公司行动的自动化处理;对经纪商与基础设施提供者,则意味着订单路由、风控模型与后台系统需支援链上/链下并行。
产业评估代币化股权的长期天花板上看190 兆美元等级,而那斯达克现日均交易量约4,000 亿美元,若部分转为链上结算,对清算所、资本占用与资产服务商的流程皆是结构性变革。
短期风险仍不可忽视:权利等价的法律界定、代币与原股之间的跨型态转换、公司章程与代理投票系统的衔接、以及跨境投资人税务处理,均需要监管与产业共同校准。
那斯达克的提案,等同把代币化从「边缘创新」拉回「核心市场规则」对话桌;接下来,就看SEC 如何在「技术红利」与「制度韧性」之间拿捏,替2026 年的上线时间表亮绿灯,或要求更多风险缓解与试点证据。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qfx/34308.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