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4家金融机构推动代币化日股,1日圆起投24小时交易可望成真

日本Progmat联手24家金融机构研议代币化日股与《代币化法》草案,目标实现1日圆起投、24小时交易,以解决日本股市门槛过高、散户参与度低的问题。

日本24家金融机构组成代币化小组,研议代币化日股

日本区块链新创Progmat近日宣布,将与野村、三菱UFJ信托、SBI等24家主要金融机构共同成立「代币化法・证券型代币(ST)工作小组」,研议推动日版代币化股票。

这个工作小组不仅将探讨股票上链交易的机制,也将着手研拟《代币化法》草案,以解决目前日本法规的限制。

该工作小组会在今年11月启动,目标在2026年3月公布报告书与《代币化法》草案,并于2026年春天开始推动实际的商品开发企划。


日本24家金融机构组成代币化小组,研议代币化日股。图/ Progmat

日股投资门槛过高,单位未满股票权益问题待解

Progmat表示,之所以会想跟金融机构研议代币化股票,主要是为了日本股市的问题。

目前日本股票原则上以100股为一个交易单位,导致当地证券交易所在推动少额投资的发展缓慢。高昂的投资门槛,让日本股市的参与者以外国法人机构为主,国内个人投资者(散户)的投资占比自1985年以来,长期停留在17%左右。

虽然近年因应东京证交所推动,许多企业进行股票分割,使得散户股东总数大幅增长,但增长最快的是只持有不足100股的股东,即单位未满股票。类比到台湾,就是没有买满1张股票(1,000股)的零股交易散户。

截至2023年,日本单位未满股票类型股东已达1,175万人,占总股东数的13.4%。但根据日本现行法律规范,这类股东不仅没有投票决议权,也无法在证券交易所转让(买卖),成为日本股市待解的课题。


截至2023 年,日本单位未满股票类型股东已达1,175 万人,占总股东数的13.4%。图/ Progmat

Progmat:盼代币化日股吸引散户活络市场

Progmat创办人兼CEO齐藤达哉强调,推动代币化股票的目的是实现24小时、1日圆起投、在区块链上买卖股票的机制。

他指出,东京证交所的投资单位中位数高达13万日圆以上,与他国相比(香港除外)明显偏高,阻碍了散户的参与。

齐藤达哉认为,若能推动少额投资,将有助于提高散户的比例。由于散户买卖的时机与方向各不相同,他们的广泛参与有助于抑制股价过度波动、提高市场流动性,并促进上市公司股东结构的多元化。

他也提到,目前线上券商虽提供单位未满股票的买卖服务,但多为与券商的相对交易,服务水准不一,并非《公司法》预期的流通方式,导致没有决议权的股东比例不断上升。


日本单位股票与买卖单位规则,图/ Progmat

1日圆起投、24小时交易,DR方案兼顾股东权益

为解决上述问题,代币化工作小组研议采用「预托证券(DR)方式」,并利用信托架构超小型化股票,实现最低1日圆单位的投资。

对投资人来说,这代表未来有望实现每天24小时,或至少24小时/5天交易,并可透过如大阪数位交易所(ODX)等私设交易系统(PTS)进行跨券商买卖,提升流动性。

采用DR架构的优势是,将仿效持股会的模式,让投资人能行使决议权并获取按比例分配的股息,这与许多海外只挂钩价格的代币化股票不同。

而税制方面,预计将比照现行不动产证券型代币,适用于申报分离课税与指定帐户(特定口座)机制。

对发行代币化股票的上市企业而言,将能即时掌握股东名单,无需等待传统的总股东通知(一年只会通知2至4次),有助于企业进行更有效的行销,在「政策投资股」减少的趋势下,培养稳定的「粉丝型股东」。

Progmat推动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不动产证券型代币

除了代币化日股之外,Progmat近期也多元布局RWA真实资产代币化的其他类别。该公司主导的数位资产共创联盟(DCC)于今年10月发表报告,目标是推动日本版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MMF),并期望未来能与稳定币结合运用。

此外,Progmat的平台技术也促成日本迄今规模最大的不动产证券型代币案,即11月4日宣布的汐留城市中心专案,该案发行总额约达314亿日圆的证券型代币。

RWA代币化市场近年吸引金融机构积极布局,根据RWA.xyz的数据,截至11月6日,全球代币化市场(不含稳定币)规模已超过357亿美元,其中以私人信贷、机构另类投资基金与美债的占比最高,而代币化股票的规模也来到了6.7亿美元,正在快速成长中。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qfx/35228.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