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强:走出“通证经济”的困境

2018年7月5日,FCoin发布的币改试验区启动公告。此后“币改”成为圈内的热门词语,同时FCoin积极行动,推动已有项目或企业,经过通证化改造,完成“币改”及上币交易。造成很多项目方把币圈当二级市场圈钱,这种不受监管和低门槛甚至会让本来有价值的项目也变得急功近利,最后其实也跑不出来。

“币改”之后,“链改”兴起。“链改”使应用有区块链底层的支撑,包括共识机制、状态记录和数据存储等。“链改”因为不发币,最后成了用联盟链去改造互联网项目,这与区块链所带来的“内生去中心化经济”背道而驰。

回顾当年经历过“链改”和“币改”,实际上走了很多弯路。更有许多人把“通证经济”与“币改”、“链改”混为一谈,也造成了对“通证经济”的冷眼旁观。这非常需要深切反思,并对“通证经济”重新发现。

1、对“通证经济”发展的反思

Token翻译为“通证”,在区块链行业,意思是可以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

具体到项目上,尴尬的地方在于,发“通证”的币圈项目很难和有价值的权益对应起来,特别是因为BTC的白皮书,大家都用“货币”的逻辑来理解“通证”,而实际上,货币的发行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很多从业者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我们从libra现在艰难的发行过程就能看出来。与此同时,很多国内的落地项目都是用联盟链,比如供应链金融,本身没有“通证”的概念在里面。另外,2019年初STO热过一段时间,STO的问题是,很多优质资产不需要上链就有很好的流动性和价值,为什么要上链?做STO的人往往强调另类资产上链的价值,但这些资产不会因为上链而改变其属性,价值发现和流动性怎么做?所以,“通证”所代表的价值,业界一直就没有说清楚。

“通证经济”里必须要有通证,那么“通证”的激励机制必须要靠“通证”的价值发现和流动性才能实现,而这个往往是通过现在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去实现的(这就是所谓的“发币”)。业内很多“通证”的价值表述一直是货币金融学里最初级的东西,比如费雪公式,甚至出现“持续入金,模式锁仓、回购销毁”这些资金盘的逻辑。过分强调通证的激励机制,结果造成交易所大量出现,“暴富效应”成为主要的激励方式。

总结一下,“通证经济”遇冷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发行的“通证”缺少价值支撑,第二是过分强调“通证”的激励机制。

不必说打着“通证经济”的空气项目,其实很多项目是认真做事,也有巨大投入,结果比互联网项目失败得还多。分析下来,还是以金融逻辑去设计通证模式,也就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其实最后还是“钱”。但这种毫无创新的金融范式,导致了激励机制的失效,比传统协作更乏力,无法产生新的组织形态。

讽刺的是,大家发现互联网+积分往往比区块链解决方案更有效。大多数DApp进入两难境地:用区块链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而用互联网能解决的领域已经很难,因为流量是一切的关键,而不是去中心化。

这正是我们在反思过程中,认为“通证经济”无法落地的主要问题,我们必须提出解决之道。

2、回到“通证经济”到底从哪里来

通证经济的一个重要思想来自于“加密经济学” ,根据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的论述,加密经济学是指利用密码学和经济激励来实现去中心化系统的科学。其中密码学被用来证实目前已有信息的一些属性,比如账户余额,身份和所有权,而系统内定义好的激励和博弈规则,则用来让某些特定信息的属性在未来依然能处在一个有效管理的系统内。

加密经济学的出现,使得经济价值的数字表示变得可能。数字表示的 “经济价值”可以在区块链上被确权,通过“通证”跨域流动,人人可得,互相交换,使竞争性协作成为可能,这会让互联网逐渐演变为价值互联网。所以,通证经济是不能脱离token的,不仅不能脱离,其价值表示也不是一维的,而应该至少是两维。

比如,不管代表什么价值的token,如果和BTC或者稳定币有交易对,那么整个价值表达过程就会坍塌,只剩下链上的数据。实际上最后只剩下信息,价值互联网的价值如果没有新的表达,怎么叫价值互联网呢?所以,我们要避免价值的产生、传递和测量过程中,不要坍塌成一维的货币。

第一维:X Token (XT)是对现实社会中实际价值的映射,对应为以下三类:数字货币:以支付为场景的价值表示,如DC/EP,Libra等;数字资产:对有价值的资产类别的通证化的价值表示,如大数据、房地产等;数字商品:对流通领域中的商品或者对应的金额衍生品的通证化的价值表示,如提货券、订货押金等;

这些本身在现实社会中就有实际价值的标的物和产出物,将依照现有的法律,由专业的第三方进行审计、合规,并登记上链,同时将按照标准进行定期的财务信息报告与披露,区块链技术将确保登记信息的不可篡改性、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第二维:Utility Token (UT)是对虚拟社会价值创造的表示,是赋予社群成员的权益,是社群成员通过协作对XT进行处置的过程中,付出的劳动、资源等贡献的对价。UT代表着对社群的治理权力,包括投票权、不同的等级所对应的产品或服务的优先级和价格折扣,以及数据资产的使用权等。

不同于XT对现实世界价值的映射,UT是社群权益的数字表达,UT的产生依附于实际价值的生产、流通和交易过程,但UT本身不直接对应资产。如社群成员在执行某项具体任务(生产过程),推荐新成员加入购买(流通过程),实际提货(交易过程)这些价值生产场景下都将获得不同额度的UT。

XT是现实世界的价值映射,UT是协作创造出新价值的表示。我们强调任何Token的发行都必须有依据,比如XT的发行是类似STO,可以利用现实社会现在和将来的法律等方法实现。UT的产生要基于XT的链上处置,不能直接发行然后“说”对应什么价值。XT+UT是一个两维价值表示,并不等同于双Token设计,XT+UT是通过智能合约互相约束的。

SSDE理论的“通证”PVE (Positive Value Entity)则提出了一个更多维度的价值表示方式,都是为了在价值互联网中,要把经济活动的所有价值信息加以表达、传递和测量,尽量避免用“一维”的货币去表达价值。

3.DAC是一个优于互联网平台的新物种

信息互联网的做法是采用赢家通吃的方法去打造平台,让协作尽可能的内部化。但在很多领域行不通,比如共享单车,即便烧了那么多钱也很难做到。

基于区块链的全局共识机制,再加上通证经济中机制的设计,商业企业之间的协作成本被极大地降低了,外部交易费用的降低意味着企业可以打开自己的组织边界,专注于核心价值,并通过低成本的协作,与其他的商业企业,甚至是专业个人,共同完成价值的生产。

这种深刻的转变将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并孕育出新的价值生产主体——DAC,Distributed Autonomous Company,分布式自组织商业体。DAC是一个优于现有互联网平台的新物种,可以让网络平台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出价值。

如果仅仅把“通证经济”当作激励机制的代名词,那么传统世界已经运转很好。更重要的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和通证经济模型设计,建立的自组织的商业机构。

DAC没有明确的组织边界,是“跨域”的,参与者通过某个项目或者协作而自行地组织在一起,创造价值并获取收益和激励(“劳动”因此变成了一种权利),同时随着协作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共识社群。这个在虚拟世界形成的社群,其商业行为和产生的数据是可以被确权的,好的通证经济模型可以使得共识社群成员不断参与贡献,DAC边界也会逐渐扩大,一个不断进化的网络平台也因此而形成。 

DAC 的关键要素有三个:区块链技术、通证和共识社群。其中:“通证”是 DAC 商业活动的价值符号,参与 DAC 商业活动的成员可以通过交易或者付出劳动、资源等方式获得相应的通证,从而成为这个机构的成员;“共识社群”由一个DAC的利益相关方组成,通过竞争协作形成。社群成员(持有社群通证)拥有参与DAC运营的权利、社群的治理权利和数据拥有、使用的权利。“区块链技术”让这些机制设计可以在全局见证的情况下公开透明的运转。

DAC这个新范式,形成了市场和治理的新的互动关系,在价值互联网时代,将极大地提升商业活动的效率。

4.“通证经济”首先在哪率先落地应用?

最早互联网的应用yahoo、hao123这种门户,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是它是一个新物种,流量经济的模型要素是完整的。然后互联网门户进一步进化,新闻门户、搜索引擎、视频网站一直到现在的抖音这种小视频直播。

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个符合通证经济最简化模式,但是有完整要素,就是可以进行跨越竞争性协作的商业模式。

我想大家都想到了,BTC就是这样,但是BTC我理解是在网络上制造了一个稀有的价值形式 – 数字黄金,这和地球上的黄金一样,被当作货币才是货币,否则就是一种贵金属。那么现在btc的使用价值还是有限的。

ETH希望通过智能合约,其实在更多的领域实现应用,但是我个人觉得ETH存在很多问题,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世界计算机”的概念,这导致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表面什么都可以做,但是目前只有erc20有用,因为什么都想做,导致效率很低,安全性问题以及其实不好用,所以导致我们现在发现开发去中心化应用非常的困难。

我们新《通证经济模型与实践》白皮书提出了一个新的智能合约框架,希望能让企业做作落地的时候,开发上很容易上手。

我个人觉得在分享经济领域希望比较大,我不是很看好金融领域。很简单,金融是世界范围内都是属地管理的,这让监管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你看看Libra的艰难过程就知道,这妨碍了平台的产生。在我国也是,金融行业管制很严。

所以,我觉得“通证经济”中协作这个方向反而是有很大的潜力。那么跨域的协作,在分享经济里面就可以很好的使用。如果“通证经济“可以做到不用烧钱去打造平台,那么这个吸引力是很大的。

我给大家一个wisky的例子,也是我们新白皮书里面讲的分享经济的案例:

该项目是一个年轻的威士忌品牌,希望区别与传统的威士忌品牌重点依靠代理商的销售方式,构建一个多方参与的威士忌联盟,吸引包括投资收藏者、意见领袖(KOL)和年轻的终端消费者在内的各方加入生态,通过社群的力量构建新的销售网络。

* DAC的组成

厂商、传统代理商、渠道商、意见领袖、投资收藏者、终端消费者。

* 目标

打造一个威士忌的DAC分布式自组织商业体,协调这些利益相关方,通过竞争性协作,形成该品牌威士忌的共识社群,并构建新的销售网络。

* 可测量的结果

典型的指标包括,社群成员数量及活跃度,裂变率,XT的购买、持有和使用率,UT的发行和使用率等,可以细化成更多指标。

* DAC的二维价值表示

XT:为现实生活中有实际价值的威士忌酒,每批次的熟成桶根据装瓶桶及装瓶数量上链发行XT,根据现有的法律框架进行合规操作,并提供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资产审计报告以及鉴定报告。客户完成实际提货时XT即销毁。

UT:基于DAC内价值创造活动发行的激励,是威士忌爱好者社群的价值表述。

* 微服务

是DAC内典型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推荐拉新裂变用户,参与众筹,XT交易、实际提货等。

* 通证经济模型

在这个XT+UT的双通证模型中,XT以威士忌作为价值基础,其价格根据生桶熟成而动态变化,这将吸引一批威士忌收藏者、渠道商和投资者加入DAC生态,考虑到XT的升值而持有XT;

根据DAC治理二层协议中制定的规则,DAC中的各方通过执行微服务也将获得不同的UT激励。

例如,DAC中的一些威士忌领域的意见领袖,他们会因为购买XT(微服务)而获得UT激励,也会因为持有UT数量的不同,而获得处置XT的不同权益,包括XT购买折扣、交易佣金费率、支付账期、提货优先权、分红权益、特殊货品抢购权等方面。

这些会激励他们面向自己的受众群体网络进一步加强对该品牌威士忌的推广(微服务),吸引更多的社群成员和终端消费者加入而获得更多UT;

新加入的社群成员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治理规则,持有XT享受价值增值,通过贡献获取UT而获得更多权益。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qfx/4841.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