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斯克高调宣布组成美国党,并声称将拥抱比特币,挑战美国长期稳固的两党格局。在他看来,法币已无希望,科技与加密货币或许能成为撬动政治的新杠杆。然而,回顾美国第三党的历史与制度现实,这场看似有钱有流量的政治尝试,或许注定是一场高风险的豪赌。
马斯克为何成立美国党:大而美法案背后的利益冲突
马斯克突然宣布创建新政党,看似任性,背后却有非常现实的利益原因:与川普的关系破裂了。
今年以来,川普政府推出的「大而美」法案中,取消了鼓励电动车消费的税收抵免,这项政策直接让特斯拉每年损失约12 亿美元。此外,川普还计划把NASA 的科学预算从73 亿美元削减到39 亿美元,相当于直接冲击了马斯克另一家公司Spa ceX 的核心业务。
更微妙的是,《纽约时报》披露,马斯克先前承诺支持川普数亿美元竞选资金,结果至今仍未全部兑现,两人的互信基础也随之瓦解。
表面上看,马斯克高调反击称「美国正因贪污和浪费破产」,但实际上,新政党的成立更多是他与川普决裂后的一种直接反击,是现实利益驱动下的选择,而非单纯的政治理想。
美国第三党为何注定难逃「炮灰」命运?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第三党在美国从未真正成功过。
1912 年,前总统罗斯福成立进步党拿下27% 的选票,依旧输给民主党的威尔逊;1992 年,佩罗拿下19% 的普选票,却连一张选举人票也没获得。类似的案例在美国历史上比比皆是。
为何第三党如此艰难?核心原因是美国「赢家通吃」的选举制度。只要未拿到单一选区的最高选票,就无法获得任何政治权力。这种制度下,小党几乎不可能逐步累积政治资本,导致第三党生存空间极小。
此外,各州的参选门槛极高。例如加州要求新政党必须招募约7.5 万名注册选民或收集至少110 万个有效签名。资深选举律师卡佩尔指出:「即使有源源不断的资金,组建全国性政党也要耗费数年甚至数亿美元。」
这就是马斯克必须面对的现实:无论财力多么雄厚,制度性的门槛都难以轻易跨越。
政党纲领:拥抱加密资产,但落地难度高
马斯克尚未正式发布完整的政党纲领,但他在回覆网友提问时确认了该党的核心政策主张。当被问及「美国党」是否将推行包括」削减债务、仅限负责任的支出;运用人工智慧(AI)/机器人技术实现军事现代化;支持科技,加速AI 发展以保持优势;全面减少监管,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保障言论自由;支持生育激励政策;在其他领域采取中间路线」等政策,马斯克明确回应:「是的」。
在加密资产方面,马斯克明确强调,美国党将大力拥抱比特币,甚至称「法币毫无希望」,这一论调虽新颖,但面临的现实困难并不小。
比特币近年来确实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例如,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旗下的比特币ETF 规模已达750 亿美元,每年收入超过1.87 亿美元。但问题在于,一般美国选民对比特币的认知差距极大,多数人仍将其视为风险极高的投机资产,而非政治主张。
即使马斯克能短暂获得年轻选民和科技菁英群体的关注,但面对传统金融机构和严格的监管制度,推行具体政策的难度极高。比特币政策或许能博得短期舆论的关注,但要真正转化为持久的政治影响力,并非易事。
美国党能走多远,取决于马斯克个人魅力?
从历史上看,第三党的兴衰往往高度依赖领袖个人魅力。 1968 年,美国独立党靠着乔治华莱士的影响一度赢得了南方五州的选举人票,但随着华莱士个人影响力下降,该党迅速消失。
马斯克目前拥有强大的个人品牌,但问题在于,这种个人品牌与特斯拉、SpaceX 高度绑定。一旦他的企业出现经营危机或商业声誉受到冲击,政党也可能迅速瓦解。
今年4 月,马斯克就曾在威斯康辛州最高法院选举中投入2,000 万美元试图影响选举,最终依然失败,证明仅凭个人魅力和财力并不能保证政治上的成功。
乔治城大学政治学教授诺埃尔也指出:「新政党需要非常忠诚且具有持续行动力的选民,仅靠金钱是不够的。」马斯克吸引的科技群体或年轻选民热情虽高,但能否转化为稳定的政治支持者,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美国党的政治实验难以突破制度困境
整体来看,马斯克创立的新政党面临的困境远超过人们想像。
一方面,选举制度对第三党天然不友好,「赢家通吃」制度大幅压缩第三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各州选票准入的门槛极高,新政党需要极高的财力和时间成本。
再者,美国主流媒体和总统辩论委员会都受两党严格控制,小党派几乎无法获得足够的曝光度,传播主张的能力大打折扣。历史上成功的第三党通常只是短暂地「搅局」,最终其政治主张多被两大政党吸收。
马斯克的「美国党」,尽管主张新潮,却很难逃出类似的宿命。
结论:美国党或许只是一场豪华的政治试错
回头来看,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看似激进,其实很可能只是一场昂贵的政治试误。
他与川普的利益冲突驱动了政党的诞生,比特币的政策主张则提供了吸引眼球的亮点。然而,制度、现实民意和个人品牌风险,这些因素都决定了马斯克的新政党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在美国两党政治版图高度稳固的背景下,马斯克的「美国党」恐怕难以超越「陪跑」的历史宿命。
这场拥抱比特币的第三党实验,可能最终只能证明一点:在美国,「钱不是万能的」,制度与传统的力量远超想像。马斯克的雄心壮志能否持续,或许比政党的前途更值得关注。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qmr/33082.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