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 近期的表现,已经不能说是在怀疑中上涨,而是一夕之间爆拉,分析师指出以太坊这波的涨势主因,是来自于ETH ETF 资金大量流入,而造成传统金融机构们如此FOMO 以太坊的幕后推手,就是华尔街资深策略师Tom Lee!
本文介绍Tom Lee 究竟是谁,他是如何将传统矿企BitMine 转型打造成以太坊版本的微策略,Tom Lee 如何在极短时间内强化了以太坊在机构眼中的战略地位,以及为什么市场认为如果Tom Lee 的策略成功,ETH 可能开启新一轮牛市——突破15,000 美元!
Tom Lee 是谁:从华尔街预言家到加密货币先驱
Tom Lee,全名Thomas J. Lee,毕业于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主修金融与经济,是美国知名的华尔街分析师,拥有超过25 年的股票研究经验。
早年Tom Lee 曾在Salomon Smith Barney 等投资银行担任分析师,专注于科技与媒体产业。 2007 年,Tom Lee 加入摩根大通,担任首席股票策略师长达7 年,在任期间以精准的市场预测闻名,例如在2008 年金融危机后,他准确预测美股的反弹趋势,帮助投资人避开许多风险。
2014 年,Tom Lee 离开摩根大通,与伙伴共同创办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作为一家独立研究机构,专注于宏观经济、股票与加密货币分析。 Fundstrat 迅速成为在华尔街的具有影响力的声音,而Tom Lee 也因其乐观的市场展望,被媒体封为「永久多头」!
早期比特币支持者,上轮周期就预言比特币会破十万
除了股市外,Tom Lee 早在2017 年就开始关注比特币。他曾多次在CNBC 等媒体上预测比特币价格,例如2018 年预言比特币将达25,000 美元(当时比特币约1 万初头),甚至建议在市场跌至约9,000 美元时进场积极买进更多筹码。
2021 年比特币牛市期间,他更大胆预测比特币将突破100,000 美元大关,虽然这个宏愿一直到本轮牛市才实现,但他数年间对加密货币的乐观分析影响了无数机构投资者,逐渐松动华尔街对加密货币的看法。
2024 年,Tom Lee 从比特币转向以太坊,宣称以太坊是「下一个宏观大趋势」,并预言ETH 价格将在2025 年底将达到12,000 至15,000 美元(近期下修至7,500 美元),甚至有望触及60,000 美元。这个转变主要是源自于近年稳定币与区块链金融化的趋势,他认为以太坊将成为华尔街数位化转型的核心平台。
接手BitMine,将公司打造成ETH 版的微策略
2025 年6 月,Tom Lee 被任命为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的主席,在震惊市场之余,连带引爆了以太坊的涨势。目前有许多分析师将他比喻为「以太坊的Michael Saylor」,因为Tom Lee 显然正在复制MicroStrategy 的囤币策略,只是目标锁定的不是BTC,而是ETH!
BitMine:从比特币矿企到以太坊巨头
而Tom Lee 目前任职的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股票代码BMNR),其实原本是一间2020 年成立的小型比特币矿业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BitMine 一如其名,最初专注于比特币挖矿,使用能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产出的冷却技术来提升矿机效率,但长期以来BitMine 的市值都维持在数千万美元上下,属于较不引起市场注意的小盘股。
但就在Tom Lee 上任之后,BitMine 立即宣布要进行重大转型:从比特币矿企转向以太坊国库公司。并进行一笔2.5 亿美元,由MOZAYYX 领投,参与者包括Founders Fund、Pantera Capital、Kraken 与Galaxy Digital 等顶级机构参投的私募,随后又进行大约2,070 万美元的公开融资,总共筹集到高达2.7 亿美元的资金。而股价强劲的$BMNR 甚至在昨日大盘跳水之际,表现都还是相当强硬。
开启疯狂囤币模式,股价水涨船高
转型后,BitMine 的核心业务变为购买并持有以太坊,类似于企业国库资产。公司利用「按市价发行」股权融资机制,最初授权额度20 亿美元,后扩大至45 亿美元,甚至在8 月初进一步提升至245 亿美元。
其中,有高达200 亿美元专门用于购买ETH,截至2025 年8 月11 日,BitMine 已持有超过1,150,000 颗ETH,价值约54 亿美元,这让BitMine 跃升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构级以太坊持有者。
BitMine 的股价也因此暴涨,从转型宣布后上涨超过3,000 %,日交易额从数百万美元激增至超过20 亿美元。
目前BitMine 目标是持有以太坊总供应量的5 %,这代表BitMine 的目标是至少持有超过600 万颗ETH(以当前供应量计算)。
BitMine 的以太坊策略:与MicroStrategy 的对比分析
至此不难看出,BitMine 的以太坊策略可以说是「微策略」的ETH 版。 Tom Lee 明确表示:
他们打算以快MicroStrategy 购买比特币12 倍的速度收购ETH。
众所周知的微策略MicroStrategy(股票代码MSTR)自2020 年疫情期间开始将比特币视为抗通膨资产,透过发行可转债与股票筹集资金以买入大量比特币,目前已持有超过226,000 颗比特币,总价值约269 亿美元。打着口号「比特币永不卖」的著名口号,Michael Saylor 成功让MSTR 股价从100 美元涨到超过1,000 美元!
两者对比,BitMine 的操作显然更激进:购买速度更快,目标持有比例更高(5 % ETH 供应vs MSTR 的1 % BTC 供应)。 BitMine 聚焦以太坊的应用潜力,像是稳定币与DeFi(去中心化金融),而MSTR 强调比特币的稀缺性。
BitMine 还引入期权杠杆,例如在7 月的公告中,BitMine 透过价内期权持有60,000 颗ETH,名义价值2 亿美元。在增加灵活性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而MSTR 则更依赖债务融资,要面对的是利息的压力。
BitMine 的策略执行至今看起来非常成功,不但推动ETH 价格上涨,还有可能触发以太坊的通缩机制,更有分析师预测,如果BitMine 成功达到储备5% 的目标,到时候的ETH 可能会突破10,000 美元大关!
BitMine 的杠杆策略:比微策略更激进、更大胆
但就像策略遭受的批评一样,尽管BitMine 目前的股价看起来相当乐观,但这类杠杆操作背后都有不可忽视的重大风险。
MicroStrategy 使用债务融资买BTC,如果比特币下跌超过一定幅度,可能触发保证金追缴机制,迫使策略卖出资产。 2022 年熊市中,MSTR 股价曾崩跌70 %,分析师指出,MSTR 的NAV(净资产价值)倍数过高,容易因市场情绪变化而崩盘。
而BitMine 同样也是如此,而且更近一步使用期权等杠杆工具,虽然让公司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快速增加持有量,但如果之后ETH 价格暴跌,可能引发爆仓或强制平仓,如果有更多公司效仿这个策略,可能形成系统性风险。
且目前BNMR 股价暴涨全依赖ETH 上涨,如果熊市来临流动性枯竭,资金链一旦断裂,目前的ATM 融资策略将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Tom Lee 本人也承认风险的可能性,但再度强调稳定币的市场成长,将会支撑ETH 价值,预测ETH 在2028 年将会突破25,000 美元,可以说是将公司的未来高度押注在企业采用这个赛道上!
市场对Tom Lee 的看法:本轮的SBF 或ETH 牛市领头人
Tom Lee 上任至今不过两个多月,闪电施行的以太坊囤币策略之成功,理所当然的引发整个金融市场的高度关注,多数分析师对此抱持正面态度,将他视为「ETH 的救世主」。而E 卫兵们aka 一般散户则为Tom Lee 的行动加速机构采用而欢欣鼓舞。 华尔街媒体像是CNBC 与Yahoo Finance 也赞扬Tom Lee 远见,高度肯定Tom Lee 将BitMine 打造成「以太坊微策略」。
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的质疑声浪,部分分析师担心杠杆过度会导致出现Luna 式的崩盘,尤其Tom Lee 过去有几次喊单落空的历史,如果到时候不如预期,可能重现流动性一夕蒸发大半的情况。
不过整体而言,市场反应可以说是乐观,ETH 价格在BitMine 公告后上涨10 %。分析师预测如果Tom Lee 成功,以太坊将迎来全新牛市!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qmr/33806.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