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挖矿了?比特币矿企Cipher、IREN改搞AI数据中心


当比特币( BTC ) 价格逼近12.6 万美元的历史高点、今年累计上涨约14% 时,曾被视作加密货币附属品的比特币矿企,正以远超比特币的涨幅书写逆袭故事。

今年来,追踪全球主要上市矿企的基金飙升逾150%,成为今年加密货币复苏中的「隐形赢家」。

两年前,AI 热潮兴起时,这些矿商曾因算力需求短暂受益,但随后挖矿利润下滑、竞争加剧,股价一度暴跌。如今,它们早已不是单纯的「比特币挖掘者」,而是转身拥抱AI 与高效能运算基础设施,被投资者重新定义为「科技基建公司」。

这种转型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强烈回应。 Cipher Mining Inc( CIFR-US ) 与谷歌支持的Fluidstack 签署十年30 亿美元托管协议,其中附带14 亿美元债务与认股权证,股价今年涨约300%。上周三(15 日),Iris Energy( IREN-US ) 完成10 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发行,另一挖矿公司TeraWulf( WULF-US ) 还宣布计划发行32 亿美元票据扩建纽约资料中心。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Bitdeer Technologies 也公布将俄亥俄州570 兆瓦矿场改造为AI 中心的计划后,上周三股价大涨近30%。 Bitdeer 预估,全面改造后年化收入可能超20 亿美元。

Bitdeer 资本​​市场与策略副总裁Jeff LaBerge 说​​:「对Bitdeer 来说,AI / 高效能运算是对挖矿业务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方案。我们将继续以自营挖矿的效率为主导,并有选择地将合格的场地改造为AI / 高效能运算场地,以实现持久的长期回报。」

推动这些转变的核心,是比特币产业的利润挤压。 2024 年比特币减半事件过后,矿企奖励从6.25 枚降至3.125 枚,加上网路难度上升、交易量放缓,矿企利润率已接近历史最低。即使比特币近期创历史新高,单体矿企的利润仍未明显改善。

相较之下,AI 与高效能运算的「钱景」更为清晰。 TheMinerMag 分析师Wolf Zhao 指出,AI 资料中心的每兆瓦收入与EBITDA 利润率远高于挖矿,且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完全不同。 「投资人不会因为比特币减半给AI 业务打折,反而会为稳定的算力需求给出高溢价。」

Needham 分析师John Todaro 也说:「现在和挖矿商对话,不到10% 的话题是比特币,剩下90% 都在问AI 机会。」

对矿商而言,转型并非放弃挖矿,而是「两条腿走路」。 LaBerge 说:「AI 是对挖矿的补充,公司将保留自营挖矿的效率优势,同时有选择地将合格场地改造为AI 中心,这样既能抓住挖矿的现金流,又能获得AI 的长期回报。」

本质上,挖矿商的转型是能源经济的重构。当比特币的波动逐渐退去,它们发现自己手里握着的「算力与能源」,恰好是AI 时代的稀缺资源。从「靠天吃饭」的加密货币矿工,到「科技基建玩家」,这些公司的股价逆袭,或许才刚开始。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tbkuangye/35097.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