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界的劳工节:一场真正达成民主与共识的革命


美国每年在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庆祝劳工节,而世界多数地区则选择在五月一日纪念劳工运动。这看似只是日期上的差异,实则反映出权力运作、政治选择与社会运动在历史中的深层变化。

当工人阶级为争取基本权益,不得不以罢工、抗争甚至流血革命为代价时,区块链世界的「矿工」与参与者,则选择透过分叉与退出机制,在没有暴力的情况下重塑共识机制(Consensus)、另起炉灶,开创新的民主制度。

美国的九一劳工节淡化劳资对立色彩、成为烤肉庆典

美国劳工节的源起可以追溯至19 世纪末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运动。 1886 年5 月4 日,芝加哥干草市场的一场和平示威遭遇暴力镇压,引发流血冲突,震惊全国。这场事件激发了国际劳工运动的觉醒,促使五月一日成为国际劳动节。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与非洲的劳工团体纷纷响应。

然而,美国政府在1894 年普尔曼罢工(Pullman Strike) 后,选择将劳工节定在九月,与激进工运脱钩,企图从革命色彩中抽身,转向较为「和平」的劳工庆典,美国九一劳工节长假,民众大多选择开派对,在自家或是海滩山里烤肉,举国充满烤肉香。

这种安排是种刻意选择。工人以罢工为手段,争取权益;国家则以法律和淡化方式维持秩序。正如自由主义作家安兰德所言,所有人类权利的争取,都是与政治权力的搏斗。当法律的钟摆左右摇摆,不同利益团体便只能靠游说与抗争争取一席之地。这正是传统社会制度的困境:权力的争夺成为唯一改变现状的方式,但往往带来伤害与代价。

区块链:从分岔退出到建立新共识的民主革命

而区块链,则提供了一种根本不同的改变方式。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不靠占领、罢工或游说来改变游戏规则,而是透过退出(exit)和分岔来实现共识的重构。这种退出是用脚移动,而非街头上的对抗。

在区块链世界中,当意见分歧无法化解,用户与开发者可以选择分岔(Fork)或迁移(Migrate),用代码与资本重新组织新秩序,例如:

  • 比特币社群对区块大小有争议,结果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 诞生。
  • 以太坊用户担忧质押集中,便转向其他质押平台。
  • OpenSea 尝试强制版税,Blur 则用「免版税」吸引用户。
  • DeFi 用户也可自由转移流动性,从Compound到Aave,从Balancer到Uniswap。

这些例子展现了开源与可重组的威力:共识体制不需要人人都同意接受,不同意可以选择离开来形成新共识。这正是区块链创新的本质所在,不是强制共识,而是选择共识。

劳工节的精神在链上延续

在传统的劳工运动中,劳工争取的,是参与制定规则的权利。在区块链中,这种权利并非透过抗争取得,而是透过代码、协议与市场自由流动实现。这是一种全新的共识机制:当人们不再满意现有制度,不需上街抗议,只需将资产与注意力转移到更具吸引力的协议上。这种制度不靠中心化的统治,而靠群体行动的自发性,达成民主共识。

今天,我们或许可以重新思考劳工节的意义。在链上,劳动者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制度的「公民」,而是主动参与建构协议的「创作者」。区块链所象征的,不只是科技进步,更是一种对实体世界里权力结构的重新编码。

在这样的世界里,退出不再是绝望的抗议,而是希望的起点。这样的自由,也许正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区块链劳工节」。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hqfx/34221.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