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RC-8004?ERC-8004目标成为自托管的开放式应用商店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或许将不再只是使用人工智能,而是能够自由地「铸造」拥有属于自己的 AI Agent?当这些 AI 代理能在开放的区块链网路中运作,甚至彼此协作时,一个去中心化且能互通的 AI 生态系构想正逐渐具体成形,这场变革的中心思想来自于今年夏天首度发表的以太坊新协议ERC-8004。本文摘自于 Blockworks 重点编译报导。

什么是 ERC-8004?

以太坊新发表的 ERC-8004 协议回答了当前人工智慧与区块链融合的三大关键问题,包括该如何寻找使用 AI 代理?开放透明的 AI 生态系会是什么模样?而这些 AI 代理又该如何进行支付功能?ERC-8004 正接受业内审核,该协议的智慧合约已于本月正式在以太坊测试网登陆。

ERC-8004 的设计灵感来自于 ERC-721 协议 (NFT),让开发者与使用者能像铸造 NFT 一样建立 AI 代理,并透过 ERC-721 通道进行委托,不仅让代理管理更加容易,也能在链上储存代理的信誉评分;支付方面,ERC-8004 与 Coinbase 推出的开放支付协议 x402 整合,使 AI 代理能以链上方式进行安全支付与结算。

ERC-8004 目标成为自托管的开放式应用商店

ERC-8004 的诞生凝聚了多方力量。MetaMask AI 负责人 Marco de Rossi、以太坊基金会 AI 负责人 Davide Crapis、Google 工程师 Jordan Ellis,以及 Coinbase 开发者平台工程主管 Erik Reppel 共同主导了协议的设计,吸收了来自多家加密公司与开源专案的建议与代码贡献。

代理开发者最终可能会对存取其工具和代理程式收取费用,这些工具和代理程式可以部署在各种用例中,例如提高用户生产力、交易、支付,甚至可以重塑消费者的订阅模式。在未来,人工智慧代理或许还可以互相雇用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就像 Google 开发的 A2A  一样,只不过更加开放。

De Rossi 认为这项技术或许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其潜力巨大。未来,AI 代理开发者可能会对使用其工具或程式收费,应用范围涵盖生产力提升、交易与支付等多种场景,甚至可能颠覆现有的订阅经济模式。

然而,De Rossi 也指出,代理本身并不会直接储存在以太坊上。原因在于链上执行人工智慧代理成本高昂、架构复杂。因此,ERC-8004 采取了一条中间路线,非完全去中心化,但却开放了接口,让开发者能在封闭与开放两种生态之间灵活运作。

在这样的愿景下,使用者或企业可以在自己的设备或伺服器上托管 AI 代理,透过 ERC-8004 与区块链互动,这样的结构让每个人都能像经营一座「开放应用商店」,分享模型、交换回馈并建立声誉体系。为了让更多人能轻松使用这些代理,De Rossi 提到目前已有约六个加密团队在开发类似「AI 代理浏览器」的前端介面,让用户能在其中搜寻、管理、支付与评价各种代理。他坦言,目前的区块链介面仍然「极难使用」,但这正是改善的契机。

若未来平台选择限制部分代理的可见性,建立一个真正开放的生态仍会充满挑战。不过,若社群能共同参与评价与治理,优质的代理将自然获得更高的曝光,而低评分或风险较高的代理则会被市场自然淘汰。

De Rossi 认为 AI 生态正沦为一个个封闭的孤岛,就像现有的应用程式商店,那对消费者来说只会更糟,想让这一切真正互通,大概只有两种可能:要嘛交给美国政府,要嘛依靠没有人拥有的基础设施:也就是区块链。他强调,这并非关于某种「Web3 理想」的抽象口号,而是关于能否建立一个中立、公用、人人都能参与的基础设施,那才是真正的公共基础设施。ERC-8004 的出现或许正是通往这个未来的第一步。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jishu/35149.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