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迷因币贡献16亿营收,却被创办人贬为数字垃圾


Solana共同创办人称迷因币与NFT为数字垃圾,认为其缺乏内在价值,然而这些资产正是Solana主要的成长来源。

发生什么事?

Solana共同创办人雅科文科称迷因币与NFT为「数字垃圾」,认为其缺乏内在价值。此言论引发社群反弹,尤其这些资产正是Solana主要的成长来源。

根据Syndica报告,迷因币在2025年6月贡献了Solana生态62%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式收入,推升上半年总营收至16亿美元,主要来源为Pump.fun与PumpSwap。

社群批评雅科文科言行不一,既推广迷因币又否定其价值,恐伤害Solana形象与用户信任。这场争议也再度引发加密世界对「价值」定义的激辩,实用性与文化性何者为重众说纷纭。

雅科文科质疑迷因币与NFT价值

Solana共同创办人雅科文科(Anatoly Yakovenko)近日在与Base创办人杰西.波拉克(Jesse Pollak)的一场X贴文辩论中,公开表示迷因币与NFT(非同质化代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数字垃圾(digital slop)」,并将其比喻为手游中的「战利品箱(loot boxes)」,引发广大用户反弹。讽刺的是,这些被他称作「数字垃圾」的资产,正是支撑Solana网络发展的主要动力。

雅科文科认为这些资产的运作逻辑,与手游的战利品箱类似,都是刺激消费、令人上瘾但却缺乏实质内容的。

这番言论马上引来波拉克反驳。他主张NFT背后的内容本身具有价值,「就像博物馆里的一幅画,不管是否收费,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波拉克批评雅科文科过于忽视创作内容与社群文化的重要性。

有网友留言指出,迷因币交易是Solana发展的关键,雅科文科不否认,并表示就像Apple依赖手游营收一样,他们若没有「抽卡」或「开箱」设计的手游,营收也不会这么高。

迷因币是Solana生态最强力的成长引擎

根据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Syndica在2025年7月发布的报告,迷因币是Solana生态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单是2025年6月,迷因币就占据Solana去中心化应用(dApp)收入的62%,创下历史新高,也推动Solana在2025上半年创下16亿美元营收。

其中,最大功臣为迷因币发行平台Pump.fun,以及搭配使用的去中心化交易聚合器PumpSwap。此外,对手LetBonk近期也开始威胁Pump.fun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日交易量中超越Pump.fun。

雅科文科言论引起用户强烈不满,一名加密创作者「Caps」批评他「公然嘲讽支持自己平台的用户群」,更指出这种发言是在打击Solana社群的士气。另一位加密用户「Karbon」则认为雅科文科一边推广迷因币,私下却觉得它们一文不值。

究竟什么才算「有价值」的资产,一直是加密世界长期以来的争议。雅科文科认为价值应来自实用性或稀缺性,类似传统金融产品或科技应用。而波拉克及许多创作者则主张,文化、社群、创作本身就是价值来源,迷因币和NFT是表达情感与连结的工具。

外媒指出,若矛盾无法有合理解释,恐怕会造成Solana用户信心的流失,甚至影响开发者对于生态系的投入。毕竟,若创办人都认为迷因币是「垃圾」,谁又会愿意投入时间和资源,去建构「数字垃圾」的未来?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myb/33581.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