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 0 vs Layer 1 vs Layer 2:你需要了解的所有信息

区块链行业已经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每年都会带来许多新的发展和创新。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区块链网络和架构已经投入使用,并且这些系统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讨论这些区块链可以分为的各个层。

Layer0(第0 层)

理论上,第0 层应该是负责执行协议并提供数据移动的底层架构的层。它将区块链技术与现有网络相结合。它似乎与第1 层链兼容。

利用核心技术的特定实例作为学习工具也许是最直接的方法。Polkadot 是最著名的项目之一,社区和Polkadot 团队将其视为Layer 0。他们创建的主链是中继链,它允许在其之上构建Layer 1 链。

中继链的职责是充当各个第1 层链(在本上下文中称为平行链)之间的通信桥梁。这是因为这些链的运行方式似乎与中继链类似。第1 层区块链很难相互通信并共享应用程序和信息,因此这一概念被认为非常有前途,因为它可以为这一困难导致的低效率提供解决方案。 

Moonriver 和Karura 是目前在Polkadot 中继链之上创建第1 层链的知名项目的例子。

Layer 1(第1 层)

术语“Layer 1”(L1) 描述基础网络和支持该网络的底层基础设施。加密货币比特币、以太坊和Solana 都是1 级平台的示例。正如比特币所证明的那样,增强第一层网络的可扩展性是很困难的。为了提供解决方案,开发人员创建了依赖第1 层网络来实现安全性和共识的第2 层协议。

交易结算由L1 网络负责。这需要对用户的帐户(也称为钱包)进行核算,利用非对称密钥对以及大多数网络的相关加密货币或代币余额。

每个L1 网络都有其本机令牌,用户可以使用该令牌来访问网络上可用的资源。使用网络的原生代币是您为网络服务付款的方式,例如发送比特币、铸造代币或执行智能合约。这些类型的服务需要花钱。 

尽管所有第一层网络都支持交易,但必须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第一层网络都为其客户提供相同的服务。

Layer 2(第2层)

第1 层链是构建第2 层区块链的基础。Layer 2 区块链不是像以太坊上的Uniswap 这样在Layer 1 链之上开发的应用程序;澄清这一点很重要,因此不会有任何错误。大多数第2 层区块链旨在解决困扰第1 层区块链的可扩展性问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以太坊的问题上。

简而言之,第2 层网络规避困扰以太坊第1 层链的可扩展性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在链下执行大部分操作。当所有任务完成后,只有结果会被发送回Layer 1进行直接处理,然后进行记录。这种方法消除了第一层的很大一部分压力,这直接意味着更快的验证交易的速度和更低的交易成本。 

如果您有兴趣进一步探索这些技术以及它们如何帮助以太坊扩展,我们列出了一些帮助以太坊扩展的技术。乐观汇总、零知识汇总、状态通道、侧链、Plasma 和Validium 是最重要的一些。

第0 层、第1 层和第2 层

可扩展性和与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兼容性是区块链层与众不同的两个关键方面。此外,当考虑所有层时,每一层都充当区块链系统的单独发展阶段。 

快速发展的区块链生态系统,由DeFi 和NFT 等尖端产品组成,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个人的兴趣。因此,可扩展性对于区块链网络的长期持续生存至关重要。基本的区块链系统最终可能会提高其可扩展性;然而,这种改进需要一些时间。

第0 层和第1 层网络很可能会关注安全性,同时允许第2 层网络针对特定用例修改其服务。这将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可预见的未来,像以太坊这样拥有强大用户和开发者社区的大型区块链很可能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如此,它通过其广泛的、去中心化的验证器集和广受好评的声誉,为开发有针对性的第2 层解决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0层:

  • 硬件、协议和其他重要部分都包含在这一层内。
  • 处理区块链的物理组件和网络连接。
  • 服务器、节点、数据中心等底层基础设施支撑着区块链网络。
  • 开发人员可以创建具有可定制治理的平行链

第一层:

  • 确保区块链的争议解决、共识机制和编程均正常工作。比特币的区块链和以太坊的区块链就是两个例子。
  • 实施工作量证明(PoW)或权益证明(PoS)等共识机制,以确保账本更新安全一致。
  • 维护区块链网络的数据存储、安全和隐私。
  • 定义验证交易和创建新块的规则。

第2层:

  • 第0 层和第1 层被其卓越的扩展能力所取代。它提供了与第三方提供的解决方案集成的可能性。
  • 提供一个在区块链网络之上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的平台。
  • 支持智能合约功能,允许以编程方式执行交易。
  • 提供更高级别的抽象,例如链下交易,以提高可扩展性并减少网络拥塞。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qkl/20416.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