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块链的估值与对价!!

相信接触到区块链的许多投资人都会问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如何不要变成别人收割的韭菜”,更深层的问题就是,那区块链究竟能否像股市,汇市,期货,公司财报,国家的M1,M2,GDP,或大宗商品的需求来做为判断的依据,很不幸的,虽然有许多人用现成的资产鉴价工具来评估,但目前尚未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合理的区块链估值的方法,我试着由下列几种方式来谈谈我的看法:

1. TVPI,即Total Value to Paid-in Capital, 简单地说就是用总价值除以总投入,这里的总价值包含仍持有的币种价值和实现了的所得,总投入指所有投入进行数字货币投资的钱以及花费的所有费用

评论:因为总价值的波动就是数字币的市值,这取决于供需和持有者的主观认定,因此波动过大。

2. 内部收益率(IRR) 的定义是:净现值(NPV) 为零时的折现率。直观一点来说,如果我们做一个图,纵坐标是净现值(NPV),横坐标是相应的折现率(Discount Rate)内部收益率(IRR) 的定义是:净现值(NPV) 为零时的折现率。直观一点来说,如果我们做一个图,纵坐标是净现值(NPV),横坐标是相应的折现率(Discount Rate),那么IRR即是曲线于横轴相交的点。

评论:IRR比较不适合用来评估区块链,因为利率和收益对于区块链的币值没有很直接的关系。

3.梅特卡夫模型( Metcalfe's law)

P = K*Vn2

(P=数字币价值,V=每个数字币交易地址的活跃交易量,n=数字币的活跃用户数)

其内容是: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的节点数的平方,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评论:梅特卡夫的模式部分适用来解释为何此数字币的币值会来到如此高,但这可以解释目前有许多人在追捧,热度很高,也可以当作一个指标,所以如果不考虑区块链的价值,只看网络的流量在区块链1.0和2.0是一个还不错的指标。

4. 费雪公式

MV=PT 推导出来P(数字币)=E(ICO融资预期) x T(ICO数量)/MV

E是在虚拟社区经济体内付出劳动的人的收入预期,和虚拟社区经济体外的预期是一致的。T是虚拟经济体内提供劳务的总量。M是虚拟货币在流通的总量;V是流通速度。

评论:这个模型的计算相对的比较复杂,要搜集的数据比较多,有一定的理论论点,但是需要数据的验证…还有每个参数的定义和搜集的难易度都比较没那么的直观和容易了解。

5. 项目评估模型

项目得分= 必要性分数* (商业价值权重*得分+团队权重*得分+市值权重*得分)

商业价值= 未来的市场空间+业务模式可行性+技术壁垒

团队= 技术团队+管理团队+运营团队

市值= 流通市值+市值稳定性+社区论坛评论

评论:这是VC在评估一个区块链团队的评分方式,其实就是在审查这个专案和团队的未来可能性,这还蛮客观的,但前提是要有相关经验的VC才能精准评估。

6. 实体收益对价指​​标(由股市投资价值参考而来)

本益比公式= 数字币价格/实体销售或服务产生的每币盈余

此方案必须要有搭配着实体的产品销售或服务收益

评论:这是股市投资观察一家公司的盈余和股价的倍数,简单易懂,因为如果是对价到实体销售和服务所产生的每币盈余,那就不是只有单纯的投机炒作,而是可以实际创造收益的,但合理的本益比估值到底是几倍?这需要统计

第五项是在天使轮,A轮的VC评估方式,主要的是看项目和团队有没有投资潜力,但第六项可以当作投资区块链的衡量指标,但需要一段时间的累积统计和归纳,第三项和第四项是可以获得区块链产业的参考估值。

我认为日后没有落地由实体对接到应用,产品或服务的数字币很容易变成泡沫,因为没有专业的鉴价和估值,只靠社群+粉丝是容易变成庞氏骗局(Ponzi scheme)的,因此就算数字币有数字资产保值和跨国移转的便利性,可是真的要可长可久的区块链产业还是得和实体产品或线上服务做连结,或只是产生或激励某种正向循环的活动都是有价值的。

因此针对于区块链对价的模式可以有下列几种:

1. 法币池的观念— 将某个商品,服务或交易的实体金流部分提拨到银行信托做为发行数字币的依据(可以想像成金本位或美金石油的关系),这样发行的数字币就会锚定一个实体的资金池,这也可以当作发币的最低价值的保障。

2. 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 创造出经济效应的乘数效果,例如:连结碳权卖给需要的国家和企业产生收益,或在产业内产生数字币但因为整合了eco-system (生态圈)有外部的企业愿意收数字币而提供商品或愿意出金额赞助当作行销费用打知名度…..这也可以赋予数字币价值。

3. 行业的整合标准— 这指的就是如同比特币,以太坊,被其他数字币当作兑换的标的,前提是要成为世界公认的知名流通币种和公信力,目前有几个数字币如六域链或开源链,目前有整合物联网(IOT)及智能合约(广义IP)已经推出,值得观察后续的市场效应,值得期待。

4. 国家或银行成立的数字币— 这种需要国家及跨国银行依据发展数字资产的政策和实体的货币政策有一个通盘的对价和发行标准,基本上要等民间的数字资产流通性普及之后,才有可能由政府和银行出面整合。

5. 无对价— 就是依照买卖家的供需在交易所的媒合和透过媒体和社群的行销产生价值,主要的价值就是流动性和大众市场的认知。

以上就是我认为日后区块链可能对价的模式,当然现在许多创新的区块链模式都还在摸索,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对价方式,毕竟我认为未来的数字资产一定会逐渐的和实体经济接轨,并且会有一个合理的对价机制,我相信到了这个阶段,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经济才会真正的普及。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qkl/6527.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