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To The Bones?如何用ChatGPT Sora做出一部3D动画片?

日本AI 电影节(AIFJ)于东京有乐町的东京创新基地(TIB)盛大举行,为观众带来一次难得的体验,见证人工智能与电影艺术交融所激发的创新能量。本届影展共放映超过70 部运用AI 技术制作的短片,类型横跨剧情片、动画片、纪录片与实验电影等多元形式。这里介绍一部在影展获得官方特别介绍的佳作To The Bones,这部短片在Youtube 上也看的到,导演Claudio Sa 在他的Youtube 频道上详细解说他如何用ChatGPT Sora、Midjourney 和Runway 等AI 工具结合传统的Photoshop 和Premiere 做出一部3D 动画片。

To The Bones 简介

To The Bones 导演为Claudio Sa,他是Pistachio Studios 的创办人暨动画总监导演,有十几年动画制作经验,本短片为他尝试用ChatGPT Sora 和其他AI 工具结合Photoshop、Premiere 等传统软体制作而成的动画片。

To The Bones 故事介绍

疲惫的旅人遇到一个小矮人,小矮人送他一颗闪闪发光的红色宝石,他带着这颗宝石在身上后却产生出无穷的欲望,最后付出了代价。本片灵感来自乔丹彼得森的童话。

To The Bones 30 天AI 动画制作挑战

To The Bones 导演挑战在30 天内以非常有限的预算用AI 工具制作了一部3D 动画片,导演不想让片子看起来像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希望借着最初的草图故事板和他的电影制作风格,创作一部更具手工质感、更连贯、更注重故事性的作品,这部6 分钟的短片工具包括OpenAI 最新推出的Sora ChatGPT Open Art 平台、Runway 以及Photoshop、Premiere Pro 和After Effects 等传统软体。

ChatGPT + 其他AI 创作工具制作动画影片

首先,Claudio 先用Photoshop 画出主人翁的造型草图,利用Midjourney 生成背景与服装。 Claudio 将手绘的主人翁与故事草稿丢上ChatGPT 给AI 一些文字提示(prompt) 让剧情细节更加具体,Claudio 发现故事还不够张力后,又加入了其他角色,让ChatGPT 发挥功能,简化脚本作业,添加更多剧情。

ChatGPT Sora 360 功能让人物可以自然转向

打开Sora 的绿屏功能,可以替换不同的背景,Claudio 使用360 度旋转功能,让人物可以转向,动画片中如果角色不能自然移动身躯,就会变得很呆滞奇怪,在影展中许多部片子都不能克服这个困难,但是Claudio 基于多年的动画制作经验,让AI 完成部分工作。 ChatGPT 把故事草稿变成剧本,用ElevenLabs 帮角色配音,然后尽可能的加入许多生动的 Frame,让剧情和画面更自然动人。

OpenAI ChatGPT Sora 做不到的事

可以把Sora 理解成一个高阶的食物调理器像是快锅或是烤箱,食物如果调理后丢进去的成品就会更快速变成一道美味料理, To The Bones 成功之处为「前置作业」和「后制作业」都运用AI 帮忙处理,OpenArt 生成故事情节,Claudio 把场景带回Photoshop 处理每个Frame (帧) ,他特别推荐Runway 和OpenArt 用来生成初稿与图片,同时训练OpenAI 生成更多图片,但是用AI 制作动画最大的挑战为「叙事的连贯性」,有剧情的动画片,必须把故事与场景一幕接着一幕做连结,要做一部动画片不难,但把故事说的动人,就要靠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反转的剧情,这时候,有电影制作背景和剧本经历的人才可以解决这些技术难题,许多故事的转折还不是现有的AI 能预知的结果,这时忽然想到日本最近宣布侦破一起二十多年的悬案,日本一名主妇在家中被谋杀,警方对作案动机与凶手毫无线索头绪,即便有了DNA 科学办案,也找不到凶手,最后案件的犯罪动机却只是因为凶手单纯嫉妒这名妇人得到自己心仪男人的忌妒心,这就是人脑的复杂运作和艺术(作案)天份无法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的原因。要有一个反转又是反转的故事还要合乎逻辑,还是需要人类的大脑,人类的思考逻辑,机器永远无法完全预测到,好莱坞的编剧暂时还是有饭吃。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rgzn/35206.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