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关注币圈消息,应该会注意到2025 的币圈很不一样,明明是加密货“币圈”,但充满上市公司、股票市场的消息,愈来愈多上市公司将资金投入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资产,「持币」成为核心业务。
最近有个新名词很火热:DAT (数位资产财库)。
根据The Block数据,截至8 月,2025 年DATs 已经募集超过150 亿美金,这些钱中的大部分都被用来买币建立加密储备。所谓加密储备公司,第一间也是最知名的是储备比特币的微策略,现在加密储备公司已有数十间,储备资产也愈来愈多元,BTC、ETH、SOL、XRP、BNB、HYPE、INJ、ENA …
DATs 对币价的影响也愈来愈明显,例如以太坊储备约是今年六月初宣布和进行,而后以太币价格出现突破,拉出历史新高,不只以太币涨,这些DATs 的股票也涨。或七月初公布的ENA 储备公司StablecoinX,消息公布后ENA 拉了一波倍数涨幅。
先说结论,DAT 风潮对加密市场的影响,是能带来更多资金进入币圈,甚至流动到链上,让加密货币在传统金融有更高的能见度,但同时也带来了额外的风险。
DAT 到底是什么?这些公司为什么要一直买币?建立储备是为了什么? DAT 的运作模式?风险有哪些?会成为币圈潜在暴雷可能吗? Bitmine 董事长Tom Lee 是不是下一个Do Kwon? DATs 风潮会不会是下一个Luna?
DAT (Digital Asset Treasury) 数字资产财库介绍
DAT 全名:Digital Asset Treasury,中文称为「数位资产财库」。 DATs 则是复数,目前市场上这种公司已经有数十家,还在持续增加。
简单说就是储备大量加密资产,以「持币并持续扩大持币」作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用股票市场资本买币,持币成果又会反映在股价上」,最知名的代表是美国上市公司微策略(MicroStrategy)。
微策略从2020 开始用公司现金与增发资本持续购买比特币,目前累积已持有超过60 万颗比特币,这几年来比特币持续上涨创新高,币价推升公司股价,微策略已挤进美国市值前百大上市公司,微策略股票被视为一种带有杠杆的比特币证券,成功建立出所谓的加密储备「微策略模式」。
随着这套微策略模式被市场认可,愈来愈多公司开始效仿,「数位资产财库」热潮启动,只是各家DAT 选择储备的加密货币各有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答,帮你快速厘清DAT 概念:
Q:DAT 就是加密储备公司吗?
A:可以这么说,但不只是一次性的买币储备,而是一整套资本运作,募资买币→ 再募资→ 再买币。
Q:DAT 和ETF 有什么不一样?
A:ETF 被动追踪资产价格,投资人持有的份额会有对应的加密资产,ETF 表现基本上等于对应的加密资产表现;DAT 则是公司,投资人买到的是该公司股票,公司可以更主动的操作,DAT 股价波动常大于对应的加密资产,带有部分杠杆属性。
Q:DAT 买币的钱从哪里来?
A:主要来自公司帐上现金、增发股票、发债、私募等。
Q:DAT 为什么要一直买币?
A:这就是下一段重点:DAT 的运作逻辑与「每股净值成长机制」。
DAT 为什么要一直买币?价值与运作逻辑说明
核心逻辑:让该公司股票变成带有该加密货币杠杆性质的证券。
DAT 运作流程:
-
在资本市场筹资→ 增发股票、发行债券、私募等
-
把钱拿来买进加密货币→ 通常会针对某一种,如BTC、ETH、SOL 等
-
如果币价上涨,该公司的帐面资产价值(NAV) 上升→ 反映在股价上,股价也上涨,甚至出现溢价(mNAV>1)
-
股价高了,筹资成本更低→ 筹更多钱
-
买更多币
-
只要币增加> 股数增发,平均每股持币就会成长,以“币本位”计算,该公司的股东权益逐渐提高,愈来愈有价值
为什么DAT 股票有价值?
和ETF 不同,DAT 的股票是该公司股票,并不等于持有加密货币储备的份额。加密货币资产列在该DAT 的资产负债表上,属于公司资产,当上市公司转型为DAT,持币就成为主业,原本的本业对营收与获利的影响会变得非常低。
DAT 的主要重点在于加密资产增值与否,当资产净值增加(NAV 提升),公司股票就更有价值,更有价值就能募更多钱买更多币,若币价持续上涨,正向循环成立,公司股价也会更有价值。
另一个重点在于提高平均每股持币,这可以理解成“币本位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因公司会持续购买加密货币,增加整体加密货币持仓,只要持仓增速> 股份增速,平均每股持币就是成长的,币本位的股东权益报酬率为正,对看好该加密货币的人而言,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纯看投资报酬率,持有该DAT 股票会比直接持有加密货币有更好的获利。
这点就像微策略提出的比特币收益率:
季收益率5.1%,2025 至今25.8%,这远超过币安比特币活存或大多数DeFi 中的比特币质押与挖矿收益率。
简单说,如果你看好比特币价格潜力,在不考虑托管、去中心化、风险等的情况下,纯粹就币本位成长率来看,持有微策略股票MSTR 是更好的选择,而这就是DATs 的核心价值所在。
也就是说,DAT 所做的其实是一种将加密货币证券化的业务。
DAT 这套机制何时失灵?会有反向循环吗?
币价上涨→ 公司净值上升→ 公司股价上涨→ 更容易筹资→ 筹更多钱→ 买更多币→ 币价上涨→ 公司净值又上升→ 股价又上涨→ → →
正向循环看起来很美好,但这机制有失灵的时候吗?
币价下跌的时候,公司净值下跌,股价通常会跌更多,这时筹资成本提高,但这不表示这套机制就不能运作,因为机制重点是每股平均持币(也就是币本位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币价下跌对币本位没有影响,只要市场依然对币本位有足够信心,机制就能运作。
例如微策略从2020 开始储备策略,中间历经牛熊转换,但就算是熊市期间,市场并没有对比特币完全失去信心,机制依然持续运作。
这里要导入另一个考量到币本位的关键指标:mNAV,可以理解为股票市值/ 净资产的比例,简单说就是该公司股价相对于其净资产是呈现溢价或折价。
当mNAV < 1,折价状态下这机制就可能失灵,在折价状态下募资成本会过高,股数增速可能> 持币增速,继续募资买币会导致平均每股持币下降。
同时折价也可能导致套利操作,卖币买股进行套利,这会让币价进一步下跌,股权进一步被稀释。
DAT 这套机制的核心逻辑并不是币价要永续上涨,因它有一部分是基于币本位,真正关键核心逻辑在于股价是溢价或折价,也就是mNAV 指标,这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市场整体对该DAT 的信心。
DAT 机制若失灵,加密市场会崩溃吗? DAT 会是下一个FTX 或LUNA 吗?
先说结论:持有加密货币的投资者影响相对小,受伤最重的会是买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
上一段提到mNAV 指标,这可理解为[该公司股票市值/ 该公司净资产] 的比例,如果市场对该DAT 有信心,mNAV 会> 1,称为处于溢价状态,也因为这个溢价,可以说该DAT 股票相对于该加密货币带有杠杆属性,例如微策略股票像是带有杠杆的比特币,波动通常更大。
后续一直进行筹资买币也算是一种财务杠杆操作,这样持续累积下去是否会增加暴雷风险?
如果某间DAT 爆掉,考量到市场气氛,当然会对该加密货币有一定短期冲击,但不至于成为像LUNA 或FTX 这种让整体市场崩溃的大事件。
原因在于筹资方式,DAT 通常透过可转换公司债或特别股私募等方式筹资,这并不是单纯借钱,大多都能转换成股权,这不太会导致出现必须卖币还钱的情况,只要DAT 在筹资上控制好,没有过多使用纯借贷的方式,卖币还钱的压力就不大,最坏情况就是该DAT 股票崩跌。
但如果该DAT 有很多必须偿还的债务,股价长期下跌,可转换公司债到期后投资人都不转换为股权而是要求现金偿还,这时就有卖币还款压力,所以若长期投资某些加密货币,就必须关注大持仓的几家DATs 债务状况。
以目前DAT 运作方式,风险大多局限于自身,但如果该DAT 筹资方式多是需要偿还的债权,到期债务有一定规模,当下mNAV 为折价不容易再筹资,有庞大卖币还钱压力,搭配当时加密市况不佳,就有可能对加密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DATs 有哪些?哪里看?
DAT 从最初的微策略,基本上只有比特币储备,到2025 已有数十间,多种知名加密币种都成为储备资产。
这是一个成长太快的领域,新的DATs 还在快速增加,目前各平台应该都只收录了其中部分,可比对多平台。
Block Works整理的DATs 名单,目前最大的就是已改名为策略的微策略,DAT 老大哥依然在资产净值与股票市值上都遥遥领先。
撰文当下(2025/9 月) 全球前五大DATs:
-
Strategy (微策略) - 股票代号MSTR,储备比特币;老字号DAT,本业是商业软体服务
-
Bitmine - 股票代号BMNR,储备以太币,今年六月才转型,本业比特币挖矿
-
Twenty One - Tether 入股,预计在2025 Q3 以SPAC (特殊目的并购) 方式上市,预计股票代号XXI,本业就是比特币资产管理,储备比特币
-
SharpLink Gaming - 股票代号SBET,储备以太币,今年六月宣布转型,本业线上韵采
-
Bitcoin Standard - 本业为比特币资产管理,预计在2025 Q4 以SPAC (特殊目的并购) 方式上市,预计股票代号CEPO,储备比特币
目前储备币种主流依然是BTC 与ETH,但其余山寨币种的储备公司也开始增加,相对而言山寨币种的增值潜力更大。
资讯平台也开始整理DATs 的相关仪表板,例如Artemis 的DAT dashboard,可以查看一些DAT 相关指标
Block Works 的Treasury Companies: Financial Data
小结
微策略创办人Michael Saylor 曾在某次受访中说过:
「如果你很喜欢比特币,为什么不试试1.5 或2 倍杠杆的比特币?这就是微策略股票MSTR。」
这句话说出了DAT 的核心本质:将加密货币杠杆化的证券工具。
在加密ETF 尚未完整出现之前,微策略这种公司补上了市场缺口。但如今ETF 已逐渐完备,DAT 的价值焦点也不再只是『加密货币的证券替代品』,而是能否持续提升每股持币,维持每股持币成长率(币本位股东权益报酬率)。
DATs 对加密市场的实质影响:
-
短期:DATs 带来大量购买力,为建立储备必须买币。
-
中长期:持续的购买力:为维持每股持币成长,DATs 必须不断筹资、增持;以及将来自资本市场的资金带上链,部分DATs 会将储备上链质押或餐与DeFi。
也就是说,资金正在藉由DATs 流入币圈,对于不在乎托管与中心化问题的投资者而言,DAT 也提供了一种报酬率更诱人的投资选项。
当然这也带来了另外的风险,针对持仓巨大的DATs,必须关注它们的债务到期状况,但以目前的主流机制而言,大多都是股权筹资,产生连锁反应的风险并不高。只是当愈来愈多的加密货币被持有在传统金融手中,传统金融对加密市场的影响力也愈来愈大。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tzfx/34253.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