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究竟是什么?未来的以太坊生态会怎么走?

这一个周期以太坊生态面临着诸多挑战及名词的祛魅化,不仅价格没有突破新高,ETH/BTC 也回撤至五年新低(0.02),Layer 2、再质押叙事通通不管用,让ETH 持有者也达到了情绪的冰点

紧接着就是即将到来的以太坊Pectra 升级,Vitalik 也在昨天发布了一篇有关「使用RISC-V 取代EVM 」的一篇提案,号称能够让以太坊网络运作速率超过100 倍的RISC-V 究竟何方神圣?未来的以太坊生态会怎么走?

以太坊的当前挑战与市场处境

以太坊生态系在2024 年开始面临着诸多挑战,让许多新人、老韭菜都开始担忧以太坊的未来,不仅$ETH 价格没有创下新高,交易费用更是显著下降一度被Solana 给超越,3月底以太坊仅捕获了约3.18 ETH(约5,000美元)的blob 费用,基础交易费用降至平均0.16 美元,为2020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似乎只有在市场崩盘时大家才有使用以太坊的需求(补借贷保证金)。

过去许多人认为众多Layer2 解决方案的出现能够Make Ethereum again,但事实则不然,尽管Base、arbitrum 等Layer2 团队的sequencer (排序器)费用可观,价值却不会回流至$ETH 代币本身,使用场景呈现脱勾现象,与此同时Solana的每日活跃用户达325 万,而以太坊仅有41 万;Solana 每日处理3599 万笔交易,以太坊仅为113 万,以太坊当前的市值只有Solana 的3 倍多,差距不断缩小当中

即使当前top 10 DeFi 依然都主要部署于Ethereum 以太坊主网中,但Jito、Jupiter 的出现,甚至是Converge 出走以太坊生态(Ethena 的RWA 链)也正暗示着以太坊的竞争优势慢慢下降,以太坊在技术突破上还有哪些可以期待的事件呢?

Pectra 升级:以太坊的下一个必杀技?

Pectra 升级是以太坊历史上极具战略意义的一次技术革新,主要聚焦于扩容(如blob throughput)、质押优化与用户体验提升等部分,这次Pectra 的升级结合了执行层Prague 和共识层Electra 两个更新阶段。

此前以太坊基金会核心成员Tim Beiko 于X 上确认下一次的以太坊Pectra 升级时间将会落在香港时间4 月30 日晚间10 点左右(UTC+8)。

Pectra 预计于2025 年5 月7 日上线主网,Pectra 引入了11 个以太坊改进提案(EIPs),旨在显著提升网络的可扩展性、效率和安全性。

Pectra 升级的特色有哪些?

大幅提升可扩展性与效率

  • Pectra 升级将引入如PeerDAS、Verkle Trees 等技术,显著提升了网络交易处理能力,减少拥堵与延迟,提升TPS (每秒交易处理次数)

  • 资料储存与验证方式的优化(如杂凑树技术),让节点所需储存的区块链资料大幅减少,网络同步速度更快,节点运营成本降低。

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 升级后,网络拥堵的情形将缓解,交易手续费(Gas Fee)显著下降,让以太坊对用户更具吸引力。

  • EIP-7702 (帐户抽象化) 支援多种代币支付Gas Fee 及新增第三方赞助方案,允许钱包作为智能合约运行,并使用稳定币而非ETH支付燃料费,大大提升用户体验,让交易流程更灵活、友善。

  • 钱包功能增强(如批量交易、自订安全性),进一步简化与dApp 的互动体验。

质押机制与安全性强化

  • EIP-7251 将单一验证者最大质押额从32 ETH 提升至2,048 ETH,质押效率提升、大型参与者运营成本降低,尽管可能可能有少数大户控制市场的疑虑出现,但由于节点的削减惩罚依然存在,持有2,048 ETH 的验证者如果违规,将承担极高的损失,这对大户构成强烈的行为约束,预计EIP 7251 的通过将透过鼓励合并质押ETH 来缓解网络压力

  • EIP-6110 (链上验证者存款):将验证者存款处理从共识层转移到执行层,降低复杂性,加强安全性,并将验证者激活时间缩短约48 小时。

  • 共识机制与加密方法的改进,使网络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步提升,对机构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强化DeFi、NFT 与Layer 2 生态

  • 降低手续费与提升TPS 有助于DeFi、NFT 及各类高频应用的进一步成长,巩固以太坊在这些赛道的市场地位。

  • 对Layer 2 解决方案的支援加强,促进Layer 2 之间的互操作性,让更多应用能够简单扩展。

RISC-V 革命:以太坊执行层的关键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以太坊创办人Vitalik Buterin 于20 日在 Ethereum Magicians提出了一项激进的提案:用RISC-V 指令集替换EVM 字节码作为智能合约的虚拟机语言。这一提案被视为与beam chain 共识层改进同等重要的执行层革命。

核心改进:采用RISC-V 有望能够提升以太坊执行层100 倍的执行层效率

备注:替换EVM 为RISC-V 的提议是一个长期想法,目前未纳入官方路线图,但可能在未来被考虑,作为EIP 流程的一部分,在将EIP 草案提交给EIP 编辑之前,作者需要在Fellowship of Ethereum Magicians 论坛上创建一个「讨论」主题,这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创建主题并讨论与以太坊生态相关议题的网站

RISC-V是一种开源、免费的处理器架构,以其高效性和灵活性著称。 Vitalik 指出,大多数零知识(ZK)证明器已经透过将EVM 转换为RISC-V 来模拟EVM 执行环境。

Vitalik 这次的提案保留了帐户、跨合约调用和存储等核心概念,只改变底层执行环境。开发者仍可使用Solidity 或Vyper 撰写智能合约,这些语言将增加RISC-V 作为后端目标,用户体验变化可能极小。

原生采用RISC-V 可能将效率提高达百倍,并简化零知识证明的生成过程。

另一个成功案例是Nervos 区块链网络的CKB-VM,它利用RISC-V 实现了更灵活的智能合约执行。开发者可以使用任何程式语言编写智能合约,为智能合约开发开辟了无限可能。

Mysten Labs 技术长Sam Blackshear也在推文中表示认同RISC-V 后端对于以太坊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对于想要新区块链的开发者来说他无疑会因为「将强类型物件作为通用抽象」的优势而选择Move 语言(如Sui)。

当然也有人表示不认可,认为这样的做法会使当今的众多Layer2 感受到威胁。

什么是EVM 和RISC-V?

  • 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以太坊虚拟机):像一台专门执行「智能合约」的电脑,但这台电脑的语言(指令集)是以太坊专属的,只有以太坊生态能用。

  • RISC-V(英语发音为「risk-five」,是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ISA)):一种开源、通用的电脑底层语言(指令集),类似手机的Android 系统,所有人都能免费使用和改进,且适用于各种设备。

为什么要换掉EVM?

  1. 速度与成本问题
    现有的EVM 在处理复杂任务(如隐私交易、跨链操作)时效能不佳,RISC-V 则能够有效处理,能让以太坊的处理速度提升100 倍以上,同时大幅降低手续费。

  2. 兼容未来技术
    当今前沿的ZK 零知识证明技术(用于隐私和扩容),需要将EVM 指令「翻译」成RISC-V 才能运行,这过程需要花费大量资源实行。直接换成RISC-V 就像移除翻译环节,让技术直接运行,零知识证明的普及也是Vitalik 一直以来想要推进的方向

  3. 打破技术垄断
    RISC-V 是开源的,让更多开发者能自由创新,避免被单一技术绑架。

RISC-V 的更新对普通用户的影响

  • 以太坊网络交易速度更快且手续费更便宜

  • 新的应用场景出现:隐私交易、AI 链上应用等复杂功能将更容易实现。

  • 无缝过渡:现有的以太坊钱包、交易所、DeFi 应用不需重写程式码,就像手机系统升级后App 照常使用。

当然现在要直接换成新的执行层无法这么快,需要2-3 年的逐步实施,初期可能有兼容问题,Vitalik 强调会保留旧系统(EVM 解释器),确保平稳过渡,期间以太坊将正常运作,如完成后以太坊将有机会和Solana、Monod 等高效链一较高下,同时在高运行效率之下兼顾去中心化及安全性。

RISC-V 的推出将使Succinct 等zkVM 成为以太坊网络的「原生证明引擎」

对此,Succinct 创办人Uma Roy 也于推文中表示:RISC-V 的推出将使Succinct 等zkVM 成为以太坊网络的「原生证明引擎」。

Succinct 基本介绍

Succinct 是专注于零知识证明(ZK)基础设施的项目,致力于开发高效、可组合的zkVM(零知识虚拟机)如SP1,SP1 是一个高效能100% 开源且完全开源自订的zkVM,可验证任意的Rust (或LVM 编译语言) 程式的执行。 (目前已经有28 被效能的提升)。

Succinct 团队希望在未来将所有区块链基础设施(包括Rollup、桥接器、协处理器等)都透过Rust(或其他LLVM 编译的语言)来撰写程式码并利用ZKP。

这类zkVM 能够在不泄漏数据内容的情况下验证计算正确性,为以太坊等区块链带来更高的隐私性、可扩展性与跨链互操作能力。

Succinct 的技术已被多个ZK 应用和L2 解决方案采用,包含Phala Network 2.0 以及Mantle 先前都已经与OP Succinct 进行了合作。

Vitalik 这次RISC-V 取代EVM 的提议恰好与Succinct 的愿景契合了,Succinct 创办人Uma Roy 指出,目前主流的zkEVM 系统都需将EVM 指令转译为RISC-V 来生成零知识证明,这个过程极为低效,会带来100~1000 倍的运算开销。如果以太坊原生支援RISC-V,zkVM(如Succinct 的SP1)可直接运行智能合约,极大提升ZK 证明效率与可扩展性,成为「ZK 世界的原生程式码」。

也因此,这样根本的技术底层革新能够真正推动zkEVM 走向主流。以太坊有望藉由这一升级,使出zkEVM 这个必杀技在性能上超越目前Solana、Sui 能够达到的速度。

小结

以太坊在本周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网交易量与收入下滑、ETH/BTC 跌至多年新低,Layer 2 与再质押叙事未能有效提振主网价值,2025 年的Pectra 升级将聚焦于扩容、用户体验(帐户抽象化)、质押效率等多方面的技术更新。

同时,Vitalik Buterin 提出实践RISC-V 的长期构想以彻底解决以太坊执行层的效率瓶颈,有机会成为以太坊在众多Layer 1 之间竞争中维持领先的筹码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ytf/31694.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