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储备公司的竞争日渐激烈,BitMine 在短短几周内大手笔买入超过 30 万枚 ETH,成为全球最大的 ETH 持有者。董事长暨华尔街知名分析师 Tom Lee 翻出微策略过往表现,强调 BitMine 光起步规模就比微策略还要更大,未来表现可期。
BitMine 三天狂扫 30 万枚 ETH,超越基金会和 SharpLink
比特币矿商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BMNR) 昨日公告,截至昨日已累积高达 300,657 枚 ETH,市值超过 10 亿美元。一举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 ETH 持有者,甚至超越同为以太坊储备公司的 SharpLink Gaming 与以太坊基金会 (EF)。
7 月初,BitMine 宣布完成一笔将用于购买 ETH 的 PIPE (私募投资) 融资,共募得 2.5 亿美元。但短短一周内,他们投入的资金已超越募资金额的三倍,显然是有备而来。
该公司同时也打破几天前由美国线上游戏公司 SharpLink 创下的 28 万枚 ETH 纪录,在上市公司间展开新一轮的「ETH 储备竞赛」。
从微策略到 BitMine:Tom Lee 解释为何策略比币价上涨更重要?
正如董事长 Tom Lee 以「以太坊界的微策略」形容 BitMine,该公司明显借镜了比特币储备企业老手微策略 (Strategy, MSTR) 的成功模板,后者自 2020 年起便以融资买币为核心策略,将 BTC 纳入资产负债表,让股价从 $13 暴涨至 $455,五年涨幅超过 35 倍。
对此,Tom Lee 在昨日也发文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在这 35 倍中,有 11 倍来自比特币本身的价格涨幅,而剩下的 25 倍,则来自其「财务操作」,透过增发股票与发行可转债等方式筹资买币,进而提升每股持币量与资产净值,并推升公司估值。
换句话说:「企业策略本身,比单纯币价上涨更重要。」这套模式如今被 BitMine 套用在 ETH 上,并迅速见效,BMNR 股价在一个月内上涨了 769.3%。
ETH 比 BTC 更猛也更难控?剖析 ETH 储备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ETH 的价格波动远高于 BTC,这虽提高了杠杆操作的投资报酬潜力,但也放大了风险。Tom Lee 对此坦言:「这种高波动性虽能降低融资成本并增加套利空间,却也让操作难度提升许多。」
但他也自信地表示,微策略在初期以 2.5 亿美元买入 BTC,而 BitMine 用相同资本起跳,却在第七天就达到了 10 亿美元的 ETH 持仓价值,可见其起步更快且执行力更足。
然而,如果 ETH 出现剧烈回调,BitMine 也将面临高风险部位与市场拷问。这也是数位资产储备 (Digital Asset Treasury, DAT) 策略的双面刃,既能加速企业成长,也能放大下行风险。
ETH 储备策略能否复制成功,将成企业加密化风向球
BitMine 的转型是财务创新还是市场豪赌还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他已成为以太坊储备企业的范例之一,有望迎来更多上市公司的效仿。对此,Tom Lee 则直言:
BMNR 的上涨潜力,会直接受到未来 ETH 上涨或下跌多少的影响。不过即便 ETH 自 2020 年来就一直在区间震荡,稳定币如今已经替加密货币创造了一个「ChatGPT 时刻」。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ytf/33299.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