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 月的加密货币市场,以太币( ETH ) 无疑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本月最高涨幅超过60%,罕见地超越龙头老大比特币( BTC ) 。若将时间线拉长至今年4 月,以太币从最低点已累积上涨近180%,同期比特币涨幅仅65.3%。
作为山寨币市场的风向标,以太币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回顾今年5 月,以太币曾因三天暴涨40% 登上抖音热搜,当时市场普遍预期山寨币行情即将启动,但好景不长,从1800 美元攀升至2700 美元后,以太币便陷入长达两个月的横盘整理,价格始终徘徊在2500 美元附近,但比特币同期却一路涨破12 万美元大关,将许多散户远远甩在身后。
市场对以太币的特殊关注有着深层原因。虽然比特币屡创新高,但真正牵动投资者神经的却是表现平平的以太坊。究其原因,比特币的高价让一般投资者望而却步,而以太币则被视为能启动整个山寨币生态的关键。
一个有趣的现像是,当比特币上涨,社群往往一片沉寂,但以太币一旦启动,社群活跃度立刻翻倍。这种差异反映出市场对以太币的特殊期待,它不仅是投资标的,更是整个币圈的活力来源。
7 月的市场转折来得猝不及防。以太币价格从2,400 美元一路飙升至3860 美元,涨幅超过60%,带动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全面回升。 DeFi 板块月回报率突破40%,沉寂多时的NFT 市场也重获生机,总市值回升至60 亿美元以上,Cryptopunk 等蓝筹项目再现抢购热潮。
根据Coinmarketcap 数据,山寨币季节指数一度达到55,意味着在过去90 天内,市值前百大加密货币中有55 个表现优于比特币。种种迹象表明,市场期待已久的「山寨季」可能正在临近。
推动以太币上涨的因素错综复杂。宏观环境改善、政策利好释放、机构资金入场及估值修复需求共同构成本轮上涨的基础,其中资本驱动无疑最为关键。
以太币现货ETF 的表现特别亮眼,自7 月3 日至21 日,ETF 连12 个交易日实现资金净流入,7 月净流入量达35.7 亿美元,创下单月最高纪录。目前所有发行方合计持有503.8 万枚以太币,约占流通量的4.32%,其中贝莱德持股高达246 万枚,占比近半,成为以太币最大的机构持有者,更值得注意的是,贝莱德已向美国证交会(SEC) 提交以太币质押申请,展现长期布局的决心。
除以太币外,「以太币金库」概念也悄悄兴起。 SharpLink Gaming、BitMine 等机构纷纷效法比特币储备策略,大举囤积以太币。
数据显示,目前持有逾100 枚以太币的机构已达59 家,总持股量突破187 万枚,价值约70 亿美元,其中SharpLink Gaming 以36.08 万枚的持股位居榜首,甚至超过以太币基金会的23.85 万枚。
不同于传统比特币储备,这些机构更倾向于透过质押获取稳定收益,而非单纯押注价格上涨。这种「持币生息」的新模式,为机构参与加密货币市场提供全新思路。
机构资金大举涌入的背后,是以太币日益完善的基本面支撑。宏观层面,尽管联准会(Fed) 本月底维持利率不变,但内部已出现明显分歧。以沃勒为代表的鸽派主张立即降息,而鲍尔等人则持观望态度。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将有1-2 次降息,若鸽派占上风,宽松力道可能进一步加大。
政策方面,美国近期通过的三大加密法案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反CBDC 法案确立加密资产的合法地位,清晰法案为DeFi 提供监管确定性,稳定币法案则直接利好相关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币和RWA 两大热门领域均以以太币为主要载体,目前以太币链上稳定币市值占比高达50%,RWA 领域占比更达58.7%。
尽管前景向好,但投资人对以太币的担忧并未消散。价格方面,4000 美元已成为重要心理关卡。历史数据显示,以太币曾在去年3 月触及4,093 美元后大幅回调,去年12 月逼近4000 美元后更一路暴跌至1385 美元。这种「恐高」情绪在数据上得到印证。
根据Glassnode 监测数据,当以太币突破2400 美元后,转入交易所的数量持续增加,Validatorqueue 数据也显示,约51.9 万枚以太币(价值19.2 亿美元) 正式排队退出质押网络,这是自今年1 月最大规模。一般而言,大规模解除质押往往是抛售的前兆。
市场情绪的分化在孙宇晨的操作上反映得特别明显。这位被称为「以太币周期王者」的投资人近期将16.06 万枚以太币(约5.18 亿美元) 从HTX 转入币安,与其4 月「无意出售」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但另一方面,法人机构仍在持续加码。
贝莱德上周五(18 日) 单日净流入16 万枚以太币,方舟斥资1.82 亿美元增持BitMine 股票,SharpLink Gaming 更在一周内增持2.49 万枚以太币。这种「散户谨慎、机构乐观」的背离现象,反映出市场参与者对以太币价值判断的显著差异。
专家深入分析后发现,以太币本轮涨势跟以往有着本质差异。随着监管框架逐步明晰,定价权正从加密原生机构转移到传统华尔街。尽管有51.9 万枚以太币退出质押,但同时有35.7 万枚等待进入,这些新增需求主要来自企业储备金库。
Bitwise 首席投资长Matt Hougan 预测,明年机构和ETP 将购入价值200 亿美元的以太币,相当于533 万枚,是同期净增发量的7 倍之多。
从市场整体来看,中期并不存在实质利空。降息预期、政策支持、资金流入等利多因素依然存在,即便短期出现调整,深度下跌的可能性较低。
但值得警惕的是,若以太币上涨完全由ETF 和机构推动,可能会重蹈比特币「独涨不带动」的覆辙。对于期待山寨币全面爆发的投资人而言,真正的狂欢或许还需耐心等待。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ytf/33467.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