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币杀入全球前25大资产美国证交会监管转向引爆牛市

以太币( ETH ) 在周末期间迎来历史性突破,总市值在周日(10 日) 清晨一度飙升至5200 亿美元,超越支付巨头万事达卡与串流媒体龙头Netflix,首次跻身全球资产市值排行榜前25 强。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凸显以太币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更与近期美国监管机构的关键政策转向形成共振,标志着加密资产正加速融入主流金融体系。

以太币杀入全球前25大资产美国证交会监管转向引爆市场(图:Shutterstock) ​

数据显示,以太币价格在8 月初强势突破4300 美元,推动市值攀升至历史新高,价值重估的背后是机构资金的持续涌入成为核心驱动力。

本月初,「巨鲸」地址便累积了价值6.67 亿美元的以太币,企业级金库持仓量环比增长127%,且链上资料同样亮眼,每日交易量稳定在174 万笔以上,活跃地址数超68 万,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 等应用生态的蓬勃发展持续创造真实需求。

市场研究人士说:「资本市场正快速进入『加密+ 传统』共构的新阶段,以太坊正处于这场融合的风暴中心。」

监管层面的突破性进展为市场注入强心剂。美国证交会(SEC) 在川普政府「Project Crypto」改革计画推动下发布最新指引,明确特定流动性质押行为不构成证券发行。

根据SEC 解释,若质押协议仅提供技术性服务并发行代表质押所有权的流动性质押代币(LST),且不依赖他人努力产生收益,则不受《1933 年证券法》约束。

SEC 这一表态被视为对以太币现货ETF 质押功能的铺路,当前流动性质押总锁仓量达670 亿美元,其中以太币生态占比近八成,允许质押收益分配将使ETF 从单纯价格部位工具升级为「生息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SEC 对质押行为的模糊态度始终是ETF 发行的主要障碍。

加密资产管理公司Nova Dius Wealth 表示,流动性质押代币(LST) 的合规路径打通后,机构开发次级市场与收益来源的障碍将大幅减少。尽管SEC 内部仍存反对声音,但市场反应积极,允许质押的以太币ETF 潜在买盘规模或达数千亿美元,有望彻底重塑全球资产管理格局。随着以太币正式叩响主流金融市场大门,这场加密革命正迎来新的转捩点。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ytf/33830.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