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川普政府推动《Genius Act》开始,到华尔街巨头与零售业者纷纷布局,稳定币(Stablecoin)正逐渐从「加密圈专属话题」走向主流金融舞台。这场革命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快、更便宜的支付方式,但对地方与区域银行而言,却是另一场资金外流危机,宛如50 年前「货币市场基金」崛起时的翻版。
从货币市场基金到稳定币:银行的宿命轮回
1970 年代,美国货币市场基金(MMFs)横空出世,提供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导致数以千计的小型银行失去资金来源。如今,历史似乎再次重演。稳定币同样盯上了这些至关重要的存款池,威胁着地方银行的核心业务模式。
为何稳定币迅速窜红?
稳定币是一种以国库券、大型银行储备等资产背书的数位货币,价格与美元一比一挂钩,不像一般虚拟货币大起大落。今年7 月,美国总统川普签署《Genius Act》,为稳定币发行商建立监管框架;8 月,怀俄明州更率先发行官方稳定币。市场规模也在暴涨:截至8 月,美元挂钩的稳定币流通量已接近2500 亿美元,一年内增长超过50%,渣打银行甚至预估3 年内将突破2 兆美元。
从日常支付到跨境转帐:颠覆传统银行的可能性
零售业者期待透过稳定币避开信用卡 1% 到3% 的交易手续费;消费者则乐见跨境汇款「像发讯息一样快」。彭博情报分析预测,到2030 年,稳定币支付规模可能突破50 兆美元,占美国消费支付的25%,远高于今日不到1% 的占比。甚至有企业开始想像未来直接以稳定币发放员工薪水,绕过银行帐户。
地方银行的隐忧:资金外流与信贷紧缩
对华尔街巨头而言,资金来源多元,冲击有限;但对依赖存款的地方银行来说,稳定币每抢走一美元,就意味着少一笔对农场、工厂或小镇的贷款。美国蒙大拿州Stockman Bank 风险长比尔·比克尔直言:「如果无法守住客户存款,农业与乡村信贷将大幅缩减。」
高利率诱惑:存款可能「加速逃亡」
虽然《Genius Act》禁止稳定币直接支付利息,但交易平台的「奖励计划」模糊了界线。例如Coinbase 针对USDC 余额提供4.1% 报酬,远高于银行平均0.39% 的储蓄利率。这种差距可能吸引大量存款离开社区银行,转而流向由华尔街投行或非银行机构托管的储备。
风险警讯:稳定币≠ 存款保险
彭博指出,许多使用者误以为稳定币与银行存款一样安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稳定币发行商本身没有FDIC 保险,即使其储备存放于受保银行,风险仍然存在。顾问公司Calvert Advisors CEO 卡姆登·法恩警告:「大部分稳定币资金最终会存放在『大到不能倒』的巨型银行,进一步削弱地方银行在小企业贷款上的角色。」
金融史重演?从货币市场基金到数位存款凭证
货币市场基金目前已累积7.4 兆美元资产,每逢利率上升,就会吸走银行存款。上一次升息循环(2022 年3 月至2023 年5 月),商业银行流失超过1 兆美元。若这笔钱用于小企业贷款,将能支持全美数百万笔平均 46 万美元的贷款。
如今,一些银行正尝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加拿大VersaBank 推出「数位存款凭证」(DDR),既可上区块链流通,又具存款保险与利息,试图结合银行与加密资产的优势。
前景展望:银行该迎战,而非逃避
田纳西州FirstBank 创新长韦德·皮瑞呼吁同业:「别再担心稳定币会不会消失,它不会。银行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它,找到新的角色与产品。」《Genius Act》预计于2027 年1 月正式上路,这给了地方银行最后的缓冲期。未来,它们或许得像1980 年代推出「货币市场存款帐户」一样,再次发明新武器,才能在稳定币浪潮下存活。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Stablecoin/34234.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