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十万在即!分析师:比特币将再度挑战ATH

比特币自市场回暖以来,价格持续攀升,连续突破多个关键阻力位,再度引起市场高度关注。根据最新数据,比特币价格已逼近95,000 美元,市场分析师更大胆预测,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挑战110,000 至115,000 美元的高点!

比特币ETF 资金流入推动价格上涨

机构投资热潮

近期美国比特币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资金流入显著增加,为比特币价格提供了强劲支撑。特别是贝莱德(BlackRock)的iShares 比特币信托(IBIT),在2024 年4 月28 日单日购入价值近10 亿美元的比特币,创下该基金成立以来第二大单日净流入纪录。根据Sosovalue 数据,IBIT 目前管理超过540 亿美元的资产,占美国比特币现货ETF 市场的51% 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ETF。

这些资金流入不仅反映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信心,也为市场提供了结构性支撑。分析师指出,ETF 的持续买入有助于稳定比特币价格,并减少短期波动性。相较之下,其他ETF 如ARK Invest 的ARKB 则出现2.26 亿美元的净流出,显示市场资金流向集中于龙头基金。

对市场的长期影响

比特币ETF 的兴起改变了加密货币市场的投资生态。 2024 年2 月,比特币价格突破50,000 美元时,ETF 资金流入占新投资的75%,显示其对价格上涨的关键作用。近期一周内,美国比特币现货ETF 累计净流入超过30 亿美元,创下自2024 年11 月以来的高点。这种结构性买盘不仅推高价格,也吸引更多散户投资者入场,进一步放大市场热度。

链上数据揭示比特币市场情绪

获利供应比例接近历史高点

根据CryptoQuant 的链上数据,截至2024 年4 月28 日,约86.9% 的比特币供应处于获利状态,逼近85% 至90% 的「历史亢奋区间」。历史数据显示,当获利供应比例超过90% 时,市场往往进入投机性高涨阶段,随后可能因获利了结引发价格回调。例如,2024 年1 月比特币价格达到近110,000 美元的历史高点时,获利供应比例高达99%,随后价格下跌超过30%。

目前,获利供应比例尚未突破90%,显示市场仍有上涨空间。分析师DarkFrost 指出,当前市场情绪处于「健康乐观」与「投机亢奋」之间,新买家与动能买家的积极累积为价格提供支撑,而获利卖压相对较低。

买盘动能与卖压分析

Glassnode 的数据进一步显示,比特币的「首次买家」与「动能买家」正积极累积,而「获利了结者」的活动相对平静。这意味着市场新资金流入强劲,且持有者倾向长期持有,而非短期套利。这种动能为比特币价格维持上行趋势提供了基础,特别是在89,000 至90,000 美元的关键支撑区间获得验证后。

比特币技术分析:关键价位与趋势

三重阻力突破

根据交易分析师Rekt Capital 的观点,比特币在近期一周内突破三个关键阻力位,包括水平阻力线、多月下降趋势线以及21 周指数移动平均线(EMA)。这一「三重突破」显示多头力量强劲,市场结构转向看涨。此外,比特币成功守住2025 年开盘价(约93,500 美元),进一步巩固了上升趋势的基础。

然而,分析师Keith Alan 提醒,93,500 美元的年开盘价仍是关键争夺点。价格在周收盘后短暂跌破该水平,引发市场对多头力量的质疑。若后续能稳固守住93,500 美元,并突破100,000 美元的心理关卡,则有望挑战110,000 至115,000 美元的高点。

支撑与阻力展望

技术图表显示,89,000 至90,000 美元区间已成为「最大买入区」,买家在此积极进场,限制价格下行风险。若价格进一步回调,70,000 至72,000 美元区间将是长期上升趋势线的关键支撑位。另一方面,100,000 美元作为心理关卡,突破后可能引发新一轮买盘,推动价格朝115,000 美元前进。

比特币短期内的市场风险

获利了结与波动性

尽管当前市场情绪乐观,但历史经验显示,当获利供应比例接近90% 时,投资者可能开始获利了结,进而引发价格回调。 2024 年初的市场调整即为例证,当时价格自高点下跌超过30%。投资者需密切关注链上数据与卖压动向,以判断市场是否进入过热阶段。

宏观经济影响

比特币价格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显著。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利率政策、美元走势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皆可能影响加密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向。若市场预期联准会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对风险资产包括比特币造成压力。

监管不确定性

随着比特币采用率提高,各国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潜在风险。美国近期将比特币视为储备资产的讨论增加,但若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采取更严格措施,可能影响市场信心。投资者应持续关注监管动态,以评估其对价格的长期影响。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tbzixun/31905.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