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加密货币革命,与千禧年的互联网革命有何相似之处?


互联网革命(Internet revolution)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无法想像没有网络的生活。社群媒体改变了我们和彼此沟通和互动的方式,Spotify 颠覆了音乐产业,Amazon 正在挑战零售业,而Netflix 则颠覆了传统有线电视服务。

当我们的社会仍在转型阶段时,下一场革命是否已蓄势待发?当我们都在元宇宙遇到我们的同行时,加密货币革命是否会使银行变得过时,让办公室成为历史?让我们来一睹数字革命的过去和未来。

回溯过往:早期阶段

我们通常将1983 年1 月1 日称为互联网的诞生日,但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互联网才获得较大的关注。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互联网迅速成为创新的沃土。1997 年,Google 改变了我们搜寻资讯的方式。当时,互联网主要由出版商使用的静态网站和目录组成,而电子邮件在21 世纪初成为主要的沟通渠道。在那之后,Web 2.0 的出现为我们的沟通方式带来更大的变化。

基于人类的生物属性,我们需要与他人联系,分享自己的故事,建立自己的社群,而Web 2.0 为我们提供了所需的工具。随着Facebook 于2004 年推出后,Google Map 和Youtube 也于2005 年推出,同年,互联网的用户数突破10 亿大关。仅仅两年后,iPhone 几乎带来了移动网络的所有可能性。随着用户成为创造者,互联网变得更有沉浸感。因为移动网络和社群网络的出现,互联网成为我们最主要的沟通媒介,以及生活不断数字化的驱动力。

不过,即使世界上几乎每个产业都被改变了,仍有一个领域仍尚未被触动,那就是货币和价值系统。

新兴的价值网络

当互联网革命仍在如火如荼进行时,比特币在2009 年为Web 3.0 ——「 价值网络」奠定了基础。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导入,任何人只要能上网,就能享有无需许可的端对端支付。

随着2015 年导入智能合约,以太坊为下一波创新打造根基和基础建设。这个全新的可程式化层催生了第一批建立在以太坊网络上的应用,如稳定币,将传统的法定货币加进区块链,创造了几乎零成本的即时转帐能力。接着去中心化金融应用(DeFi)在2020 年大爆发,让用户能够接触到无需许可的金融服务。

下一波创新浪潮随着非同质化代币(NFTs)的兴起而出现,几乎可以将所有东西都附加到区块链上。从艺术品、保险单据到俱乐部会员资格,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到目前为止,NFT 主要用于艺术和社群标志,如知名项目无聊猿(Bored Apes Yacht Club)。另外,NFT 也可作为虚拟世界中的房产的凭证,例如The Sandbox。这些虚拟世界是由其用户所建立,并让我们一窥未来可能出现的样貌。如今,人们已经在元宇宙中一起娱乐,建立属于自己的游乐园,去听音乐会,甚至和爱人结婚,当然也会铸造NFT 结婚证书,但到目前为止还不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和互联网相比,加密货币仍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但毫无疑问地已经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然而,这个新技术可能还需要很多年才能进入主流。加密货币在全球拥有3 亿名用户,这个用户数只相当于1999 年互联网的用户数,目前还没有看到像Google 或Facebook 那样强大的应用,将加密货币技术推向主流。

结论

虽然可以将加密货币革命视为一个独立的运动,但实际上加密货币是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网络—「互联网」 之上所建立的新网络,如比特币和以太坊。事实上,加密货币可以被视为互联网本身正在进行的革命,让一切在Web 2.0 阶段未被触及的东西都能被数字化。

然而,区块链技术也挑战了一些互联网早期阶段出现的大型巨头垄断企业,例如正在进军新兴的元宇宙领域,近期改名为Meta 的Facebook。因此,加密货币不仅能颠覆传统产业,也可以颠覆之前进行革命的颠覆者。

加密货币革命会如何发展,就像在1997 年想像从有移动网络的智慧手表向蓝牙耳机传输音乐一样难。随着产业日趋成熟,加密货币项目可能会进入激烈的竞争时期,产业领导者将会出现。

像Visa 和PayPal 这样的私人支付网络会不会因为低效率而成为过去式?社交代币能否围绕着时尚名牌、当地艺术家或慈善机构来创造数字社群,并允许我们将其作为各自社群的股份来拥有?或者说,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能否破坏企业的结构?是的,他们当然可以,但只能透过时间来证明。我们只能说,如果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那么你可能会成为未来最大技术的早期采用者之一。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jzb/12283.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