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数字转型到底有多远?


数字转型是这几年产业界一个很重要的议题,从产官学都可看的出来对这议题的焦虑感,对于企业界恐怕更是,光看到吗哪年相关的研讨会,杂志媒体上的倡议主题就可得知。

但是在实务上会发现有很多违和感,常常会让人觉得这样就是数字转型吗?例如之前曾经在北京市吵过一阵子的智能贩卖机议题就是个类似的现象,贩卖机确实在进化,从过往只能接受硬币,到现在配合市场趋势而走到可以接受多元支付,然后我们为了简化把这叫做智慧贩卖机,只是这样是真的具备了Smart吗?还是只是我们为了方便所以这样叫感觉比较潮?

但在笔者实务上参与了许多与客户端的会议后,发现这其中有着非常大的落差和误解,如同已经有许多的顾问业者在辅导传统带设备的产业时,到最后客户端可能认知到的数字转型结果常成了把过去的人工转成自动化,或者只是导入自动化设备,却非以纯数字的角度来思考。当然这样的过程是优惠到了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顾问业者,但若把过去有人的状况透过自动化做到无人的状况其实只是数字转型的开端却非数字转型的终点。

举一个近期参与的好案例,目前现行大家习惯看到的证书证照型态大多都还是纸本形式,于是相关单位决定该启动一个数字证书的专案,可幸的是,负责专案的成员都还明白目前的数字证书相对于真正的数字化的证书充其量只是先把目前的纸本证书直接mapping转换成一个数字的文件,而非真的以数字为主资料为主的数字化,在真实的数字转型中,有意义的并非这个数字证书(PDF)而是以资讯流为主的资料,因为在不同的系统中所能解读的其实并非是文件的PDF而是资料,可能是一串看似乱码的数值而已。

但为何相关成员都明白又还是得先做一个好像很跛脚的数字证书呢? 答案很简单!一切都是为了”人”。因为人类能理解看懂的并非这些数值而是如同现实世界中的各式优美印出的证书代表了他所能认知的意义。

我们知道了最终的答案和终点,但在走到终点前我们就必须找到一套与过去或者说现在相容的方式来让这个终点有机会开始走的到,而非只是抱怨为何不一步到位。在真实的世界中,一步到位必须搭配着天时地利人和,就像过往大家会说着为何中国可以把行动应用及支付做的极好,都是类似的原因。并非我们不行或者先进国家不行,而是彼此在发展的路径中客观环境才是真正影响你前进的因素而非只是单纯的几个原因。

在数字证书这一个过程中,我看到团队已经知道有这个现象因此在现在虽然只是先做了纸本对应的数字文本,却又已经开始埋入了真正启动数字转型的因子让接着数字证书可以真正开始演化,直到最后会发现不再需要”证书”,这时数字转型可能才终告一段落。

这样的过程得花上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但也因为我们得考量到各种Legacy存在而不是过于理想的去掉Legacy来思考这样才可能有机会完成一个好的数字转型,只是也因为如此,可以看到我们到底离数字转型有多远?若无法建立以资料优先数字为主的心态,那么数字转型恐怕就还只是停留在空谈吧!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jzb/6188.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