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监管的迅速成熟,RWA 再度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热门赛道,小编近期推出了一系列代币化股票专题,带大家快速掌握市场脉络。除了从概念入门、股市指标解析切入,我们将更进一步回答最关键的问题:代币化股票去哪里买,以及该怎么买?
本文就来介绍为什么要在链上买股票、常见的代币化股票类型、链上链下股票的价差成因、可买到链上股票的平台比较、链上股票的模拟套利与实务可行性,以及最重要的,在链上买股的完整流程教学!
为什么要在链上买股票:交易结算更快、资金利用率高、全天候不休市
传统股市有明确的交易时段,像美股一天只开盘6.5 小时,跨境投资人还得透过券商、银行或托管机构才能参与。但链上股票的出现,可以说是打破了传统的限制:
・全天候交易:区块链市场全年无休,代币化股票能24/7 流通。
・跨境参与:不需要设立境外券商帐户,海外投资人也能接触美股。
・自我保管:代币可放在自托管钱包,还能用于DeFi 抵押或借贷。
・快速结算:从传统的T+1、T+2,缩短到链上几分钟内完成转移。
两种常见的代币化股票:抵押型与合成型
然而,虽然都是把股票代币化,但不同的代币化机制会衍生出不同的投资体验和风险报酬,整体而言,我们可以把代币化股票大致分成两种常见形式:
抵押型(Asset-Backed Tokens)
这类代币化股票,背后有「真实股份」作为抵押。发行方会实际购买并托管股票,然后在区块链上发行1 : 1 的代币。常间的像是Backed 的bNVDA 或bCOIN,代币价值完全由实体资产担保。
由于股份是受监管的托管机构保存,发行方负责将其转换为链上代币。投资人「理论上」可以申请赎回代币,换回等值的现金或股票,这也是抵押型的价格能贴近现货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仍然不等同直接持股,通常没有投票权,股利往往会以代币方式再投入或依设定处理,合格投资人可依规定办理赎回。)
优点:
・价格紧跟追踪标的市场,价差波动不大,但套利空间有限。
・具备赎回机制,降低代币与现货脱钩的风险。
・合规要求严谨,适合风险承受度较低或需要长期持有的投资人。
限制:
・发行与赎回通常需遵守T+1 或T+2 的结算规范,不如链上交易即时。
・多数产品不开放美国用户参与,区域限制明显。
・操作成本偏高(法规、托管、税务申报),因此流通池相对有限。
抵押型代币与传统ETF 类似,同样受限于股票市场的交易时间,主要的差别在于资产存放于链上,投资人可以将代币转入自托管钱包,甚至在DeFi 中用作抵押或参与收益策略,这点是传统券商环境做不到的。
合成型(Synthetic Tokens)
至于合成型的代币化股票,不持有真实的股份,而是透过智能合约和预言机追踪股价波动,代币价值由担保品(通常是稳定币或平台代币)加上合约设计来维持。常见案例有Mirror Protocol 与DeFiChain dTokens。
投资人将担保品锁进合约,合约会铸造对应的合成代币,例如sTSLA 或dAAPL。这些代币价格由预言机提供的股票市场数据决定,理论上会与标的股价保持一致。
优点:
・交易弹性高,投资人可随时铸造或销毁。
・所有权切割得更细,小额投资人也能参与,例如购买0.001 股Amazon。
・不需依赖传统金融基础设施,交易更贴近去中心化精神。
缺点:
・投资人不享有没有股东权利,无法领股利或投票。
・脱钩风险高,尤其在预言机延迟或流动性不足时,代币价格可能与标的大幅偏离。
・治理与合规风险:合成协议常依赖治理代币决策,若治理停滞或被攻击,投资人资产安全会受到威胁。
合成型代币更像是「链上股票的影子市场」,本质接近差价合约(CFD)。提供了跨市场套利、杠杆操作与24/7 曝险的灵活性,但缺乏法律保障。当2022 年Terra 崩溃时,Mirror Protocol 的mAssets 就曾因预言机错误和抵押不足而大幅脱钩,成为风险案例。(目前大部分曾提供合成型股票代币的恋上交易所,都已经没有在提供相关交易服务)
抵押、合成型实际差异举例:以在链上买Apple 股票为例
想像你想在链上买一点Apple 股票代币,会遇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抵押型」,平台真的去买入并托管Apple 股票,再在链上发行等量代币给你,等于你手上的代币背后有真实股份作为支撑;另一种是「合成型」,平台并没有持有实体股票,而是用智能合约和预言机追踪Apple 的股价,让你买到的代币只是一个「价格映射」。
这两种模式就像一边是拿到股票凭证,一边是参与价格游戏,各有优势与风险,也是代币化股票最核心的差异。
为什么链上链下的股票价格不一样:双边市场的价差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链上股票的价格,并不一定会时时刻刻都和传统交易所完全一致。虽然代币背后可能有真实资产或价格追踪机制,但因为交易环境、结算方式以及市场参与者的差异,两边的价格经常会出现落差。 (也因此有套利的空间)
虽然这些差异往往只是零点几个百分比,但在特定时段或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可能被放大到超乎想像的地步。在链上买股前,一定要先了解造成价差的原因:
・交易时段差异:当美股休市时,链上市场仍可交易,常出现溢价或贴水。 (高于或低于传统市场价格)
・赎回机制:若代币可兑换成真实股票,价格会更贴近现货;若缺乏赎回机制,脱钩机率更高。
・流动性深度:做市商参与程度与手续费结构,会影响买卖价差。
・跨境与跨链成本:白名单钱包、跨链手续费,都可能造成价差。
往往在重大财报公布前,链上代币化NVDA 可能因24/7 流通,提前反映市场预期,与传统市场出现价差。部分套利者会利用这种时间差赚取利润,但同时承担流动性风险。
可买到股票的链上平台:依据型态、风险和限制选择
平台/专案 |
类型 |
主要标的 |
特点 |
限制 |
适合族群 |
Kraken x Backed (xStocks) |
抵押型 |
NVDAx、TSLAx、AAPLx 等 |
可提领到Ethereum / Solana 自托管,24/5 交易,目前股票代币化领域规模最大的市场 |
需KYC,不开放美国用户 |
想结合DeFi 的投资人 |
Backed Finance |
抵押型 |
bNVDA、bTSLA、bGOOGL 等 |
1:1 真实股份支撑,具赎回机制 |
仅限欧洲部分用户,T+2 / T+3 时间窗 |
偏好合规、长期持有者 |
INX |
抵押型 |
bNVDA 等 |
合规交易所,24/7 交易,本身不发行新的股票代币,提供交易的则是Backed 的b 系列代币 |
仅限非美国用户,需完整KYC |
寻求监管保障的用户 |
Assetera |
抵押型 |
bNVDA、bCOIN、bCSPX 等 |
获MiFID 授权,24/7 交易,本身不发行新的股票代币,提供交易的则是Backed 的b 系列代币 |
区域性限制 |
重视合规的欧洲投资人 |
Swarm Markets / SwarmX |
抵押型 |
AAPL、TSLA、NVDA |
代币具ISIN 编码,受监理架构 |
产品仍在逐步扩展 |
想要链上合规资产的投资人 |
Bitget Wallet × Ondo |
抵押型 |
NVDAon、AAPLon、TSLAon 等 |
首个提供代币化美股的Web3 钱包,与Ondo 合作,整合RWA 与做市商流动性 |
无需KYC,但服务较新监管与流动性有待观察 |
想在Web3 钱包直接配置美股的投资人 |
Robinhood(欧洲) |
合成型 |
美股代币化资产 |
24/5 交易,操作介面友善 |
本质为合成合约,无股东权 |
新手、小额尝试者 |
总结来说,如果你在亚洲,Kraken xStocks(24/5)、INX(24/7)、以及近期整合Ondo 的Bitget Wallet 都是不错的选项。
新赛道有没有搬砖机会:代币化股票的套利空间?
这应该是许多进阶投资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不只链上链下可以套利,不同平台之间是否也有套利机会?
简单来说,由于不同平台的机制设计、交易时段、流动性深度不一样,确实可能出现套利空间。举例来说,抵押型平台(如Kraken x Backed、Bitget、Backed Finance)背后有真实股票托管,价格通常会紧贴传统市场;而合成型平台(如Synthetix、Mirror)则依靠预言机报价,若流动性不足或预言机延迟,容易与现货价格脱钩。
当传统市场休市时,链上平台仍在24/7 运作,这种时间差更容易拉开不同平台之间的价差。
理论上,投资人可以利用这些价格落差进行跨平台套利,例如:在合成平台买入贴水资产,再到抵押型平台或中心化交易所卖出溢价版本。但实务上操作难度可能比想像中高出许多。
跨平台转移限制:有些代币无法直接跨平台转移(例如Robinhood 的合成代币与Backed 的bToken),套利需要透过中介资产或稳定币。
流动性与手续费:小型平台价差看似大,但实际成交量有限,加上手续费与Gas 成本,可能吃掉套利空间。
地区与法规限制:部分平台排除美国用户或需要白名单钱包,使得套利机会仅限于特定投资人。
整体而言,跨平台套利在理论上可行,但更适合资金规模大、能迅速执行交易的专业投资人。对一般投资人来说,这些价差其实反而更像是一种风险提醒:不同平台的价格差异,本身就是代币化股票尚未完全成熟,市场因为流动性小波动更大的警讯。
案例模拟:链上NVDA 的跨平台套利
假设某个周末美股休市,但链上市场仍在交易。这时候:
在Kraken x Backed 上,因为有做市商与赎回机制,bNVDA 的价格几乎维持在传统市场收盘价附近。而在Bitget Wallet × Ondo 上,因为市场较新、流动性池深度有限,可能出现2% 的贴水,价格低于传统收盘价。
理论上,投资人可以:
-
在Bitget Wallet × Ondo 用较低价格买入NVDAon。
-
同时在Kraken 上卖出等值的bNVDA。
-
等到美股重新开盘、链上价格与传统市场收敛后,再平掉两边仓位,就能锁定利润。
但实际操作仍存在挑战:
-
资产不可直接互通:不同平台的NVDA 并非同一个合约,套利必须透过稳定币或中介资产搬运,过程复杂。
-
流动性风险:新兴平台(如Bitget Wallet × Ondo)的池子可能不足,容易出现「能看到价差,却吃不到单」的情况。
-
时间差:周末买入的代币,直到周一美股开盘后才会收敛,中间波动风险完全由套利者承担。
-
手续费与Gas:跨链转帐与交易费用可能直接侵蚀原本的2% 利润。
总结来看,要成功执行套利,可能需要较大规模的本金,同时熟悉跨平台的DeFi 操作,并能承担价格脱钩可能持续的风险。
带你实际操作:如何在链上买股票?
虽然代币化股票听起来很新潮,但实际操作并不困难,跟使用一般DeFi 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不同平台在流程上有差异。以下以常见步骤来说明,如何在链上买股:
1. 选择平台与产品类型
・抵押型平台(如Kraken x Backed、Backed Finance、Bitget 与Ondo 合作推出的代币化美股):背后有真实股份支撑,价格贴近现货,适合长期投资或希望参与DeFi 的投资人。
・合成型平台(如Robinhood、DeFiChain):以预言机报价为基础,灵活度高但没有股东权,适合偏短线或策略性操作。
2. 完成KYC 与资格确认
・Kraken、INX 等平台必须完成严格的KYC。
・Backed Finance、Assetera 限制地区用户,美国投资人通常无法参与。
・Bitget Wallet 则提供更Web3 化的体验,用户只需链上钱包即可操作,但若要购买代币化美股,仍需遵守Ondo 的合规要求。
3. 资金准备与存入
・抵押型平台:通常需存入法币或稳定币,再由平台发行代币化股票。
・合成型平台:需要锁定担保品(如SNX、UST、稳定币),再铸造对应的股票代币。
・Bitget Wallet:用户可以直接在Web3 钱包持有稳定币,透过Ondo 的结构转换为代币化美股,操作流程更贴近链上原生体验。
4. 提领与保管方式
・Kraken x Backed 与Backed Finance 支援将代币化股票提领到自托管钱包。
・合成型资产(如DeFiChain)则原生存在DeFi 协议,用户天然就是链上自主管理。
・Bitget Wallet 本身就是钱包,因此用户一开始就能自托管,避免完全依赖中心化交易所,这对于加密社群来说是一大优势。
5. 了解交易成本与流动性
・抵押型:手续费结构较透明,但会有赎回成本与时间窗口。
・合成型:虽然操作灵活,但价差可能高,流动性不足时风险大。
・Bitget Wallet:透过Ondo 与做市商流动性池,减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但仍需留意新市场早期的波动性与费用细节。
6. 订定投资用途
・长期配置:偏好有真实资产背书的平台(Backed、Kraken、Bitget)。
・短期策略:可利用合成型资产,灵活操作价差与波动。
・混合策略:部分资金放在抵押型平台拿稳定收益,另一部分放在合成型平台追求操作空间。
笔者观点
从机构积极抢进和推出基础设施不难看出,代币化股票将是加密货币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热门赛道。但需要注意的是,就像在链上买黄金一样,链上买股票≠ 持有股票。合成资产仅能提供价格曝险,且无法提供传统股票的的股东权利;而抵押型代币虽然更接近传统股票,但仍受限于发行与赎回条件,以及不同司法管辖的规范。
但对加密货币社群而言,链上股票是传统金融与DeFi 的交会点,可有望成为另一波庞大的资金入口。对DeFi 玩家来说,值得留意代币化股票的发行公链和头部DeFi 的后续发展,以及加入股票这个新的链上资产单位后DeFi 衍生的新型玩法!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tzfx/34249.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