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研究者:Uniswap不具定价权、交易量来自套利而非供需

DeFi 研究者 DeFi Cheetah 一篇「Curve 胜过 Uniswap」的长篇推文引起加密社群广泛讨论,他指出 Uniswap 没有盈利能力、定价权,不再是新币发行的首选平台。而 Curve 相较于 Uniswap 更具定价权 (Pricing power),它成为了稳定币、stETH 等锚定资产的主要价格指标来源。

Uniswap v3 解决了什么?

在 v2 中,所有流动性资金根据恒定乘积曲线 k=x*y 散布于所有价格区间中,但若以近期比特币价格为例,多数交易会发生在价格区间 20,000 美元左右,这导致流动性提供者的资金运用效率低下,v3 应运而生。

v3 缺陷

一、非新币上架首选

v3 在资金流动性的应用、深度上都比 v2 更具效益,流动性提供者 (LP) 可以自定义价格区间,但 LP 必须积极调整流动性部署的价格,因为流动性不在价格区间内并不会获得 v3 的手续费收益。

而币价 24 小时不断变动,且新币波动更大,LP 需要不断调整流动性以符合价格区间,这带来了管理流动性的高额成本,也因此 v3 大多是波动较低的蓝筹代币。

二、多数交易由机器人执行

作者引用研究员 Alex 此前在 Dune 制作的链上数据,v3 约有 43% 交易量是来自 MEV 机器人。

三、Uniswap 收手续费会怎样?

Curve Finance 向 LP 收取手续费中的 50%,Uniswap 则是将 100% 手续费全部给予 LP,尽管其交易量远高于 Curve,但完全没有收益入帐。

作者指出,v3 交易量不具黏性,超过 70% 交易量由算法驱动,来自前端散户的交易低于 15%,若进一步抽取交易费,又没有交易奖励等机制,将进一步打击 LP 在 Uniswap 提供流动性的动力。

若 Uniswap 也像 Curve 向 LP 收取手续费中的 50%,它的交易量、TVL 会有怎样的变化?你不能说用户会随着时间习惯于 Uniswap 上交易,这些交易量并不忠诚,除非前端交易量能大幅增加,否则交易量只会随着官方正式收取交易费而消失。

Curve 更具定价权

作者总结了几点:

1、Curve 相较于 Uniswap 更具定价权 (Pricing power),它成为了锚定资产的主要价格指标来源,当大家要确定稳定币、stETH 是否脱钩时,会参考的是 Curve 而非中心化交易所。

2、Curve 向 LP 收取手续费中的 50%,还是能借由 VeToken 机制累积大量 TVL。

3、Curve 更能体现所有人皆能以非托管形式发行数位资产的 Web3 精神。

4、Uniswap 增加了用户对流动性的管理成本,未能专注于成为发行代币的首选平台,从而失去定价权。

加密社群反馈

以下整理了加密社群针对作者本文提出的疑虑。

1、alphakΞY、korpi、nutstasher:Uniswap 也能自定义调整流动性价格范围

在 Uniswap v3 提供全价格范围的流动性,会比只限定特定价格区间的 LP 赚得要少得多。

且总会出现更小范围的流动性覆盖散户所提供的流动性,这使被动提供流动性难以获利。

2、Charles.deFi:新币发行能选择 v2 而非 v3;定价权应取决于交易量与 TVL,Uniswap 仍长期霸榜,且所有 DEX 皆存在套利订单,不能以此论断 Uniswap 失去定价权

作者认为,正是因为其它有定价权的交易所与 v3 存在价差,才会有套利行为,而 v3 占比明显高于 Curve。

若 v3 是个有定价权的交易所,其主要交易量来源应该要是市场供需,而非套利交易。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DeFi/15545.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