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什么?美元指数与美国/全球GDP相关性分析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元指数与美国GDP/全球GDP存在强正相关性,美国GDP 成长后,美元指数也会随着上升。

那么,GDP到底是什么?对汇率有什么影响?参考该比值,美元未来走势如何?

GDP 是什么意思?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中文名为国内生产毛额,是一个反映国内经济动能的指标。

GDP 是指一国在特定期间内,所有生产的劳务及最终商品的市场价值,新闻媒体常常提到的经济成长率,其实就是GDP 成长率,通常GDP 愈高,代表该国生产力愈高,经济活动也愈活跃,景气动能也愈好。

本国GDP 包括外国公司的生产成果吗?

如果外国公司在本国设立生产单位从事生产活动达一年以上,即为本国常住生产单位,生产结果计入本国GDP。

GDP 计算公式

GDP 是经由公式计算而来,公式为:

  • GDP = C + I + G + (XM)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其中,C 为民间消费支出,指的是该国民众所有的消费金额加总。

I 为固定投资,指的是该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为非居住性投资与居住性投资的加总,其中非居住性投资指的是,如机械、厂房;居住性投资指的是,如住宅等。

G 为政府支出,为一国政府的消费与支出的金额加总。

最后,XM 指的是国家的出口总金额(X),减掉进口总金额(M),也就是净出口额。

GDP 上涨与下跌对市场的影响

GDP成长代表经济成长,一国的经济表现越好,对该国货币是利多;反之,经济成长不如预期或未来展望不佳,则是利空。所以我们会看到国际上主要国家公布经济成长数据时,如果不如市场预期,该国货币会反应消息面利空而下跌。

长期来看,经济展望好的国家或地区,也比较容易吸引外资来投资,不只货币升值,股市也会上涨。

美元指数与美国GDP/全球GDP的相关性分析

在历史上,美元指数除了与美国和欧洲GDP之比有较明显的相关性之外,与美国GDP/全球GDP还存在更强的正相关关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4月公布的2022年GDP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GDP总量为100.22万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96.31万亿美元,名义同比增涨4.05%;2022年美国GDP总量为25.46万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23.32万亿美元,名义同比增长9.18%,美国和全球GDP的比率从2021年的24.21%升至2022年的25.40%。

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美国GDP/全球GDP的上升,美元指数同步走强,美指在2022年一度涨至114.78,涨幅最高约为20%,最终收涨8.18%。下图显示的是美元指数与美国GDP/全球GDP的关系,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强正相关性非常明显。

从GDP 指数来看,美金未来走势如何?

2024 年美国名目GDP 达29.18 兆美元,占全球比重30.01%,较前一年提升0.33 个百分点。实际成长2.8%,虽低于2021 年的5.9%,但显著高于欧元区(1.0%)、日本(0.1%)等主要经济体。这种「相对优势」 构成美元走强的底层逻辑,推动美元指数在2024 年不断突破历史最高价。

而进入2025 年,多重因素使用机构下调美国GDP 预期。

IMF(2025 年4 月)将美国2025 年GDP 成长速度从1 月的2.7% 大幅下调至1.8%,主因川普政府实施的全面关税政策推高进口成本、抑制消费与投资。 OECD(2025 年6 月)预测为1.6%,并上调通膨预期至3.2%,反映关税传导至消费端的滞后效应与劳动市场紧张的双重压力。世界银行(2025 年6 月)将美国GDP 预期进一步下调至1.4%,指出贸易障碍升级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企业信心下降,资本外流压力加剧。

另外,联准会(2025 年6 月)在最新经济预测中,将2025 年GDP 成长下调至1.4%,同时上调核心PCE 通膨至3.1%,凸显「滞膨」 风险担忧。

这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发展的担忧。然而,从全球GDP 预期和经济周期来看,美国经济的相对优势仍支撑美元长期韧性。

由于贸易摩擦与地缘风险主导下行,IMF(2025 年4 月)将全球成长速度从1 月的3.3% 下调至2.8%,为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次低(仅高于2020 年)。世界银行(2025 年6 月)则将全球GDP 预期进一步下调至2.3%,警告若贸易冲突升级,成长可能跌破2%,新兴市场面临资本外流与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

而在全球GDP 中,对美元指数影响最大的欧元区(1.0%)、日本(0.4%)受能源成本高企与制造业疲软拖累,成长率显著低于美国。

另外,根据Stephen Jen 的「微笑曲线理论」,美金在美国经济强劲(右)或全球衰退(左)时走强。当前美国经济处于扩张后期(GDP 增速2.8%),而全球成长疲软(2025 年预计3.25%),符合右侧微笑区间。历史数据显示,当美国GDP 成长率高于全球1 个百分点时,美元指数平均上涨4.2%。

根据历史分析及最新GDP 数据,美元未来发展可能面临三种情况,分别为:

基准情境(60% 机率):美国经济软着陆,美元指数维持102-108

  • 支撑因素:消费韧性(占GDP 68%)、企业投资回升(2024 年成长3.1%)、美欧利差扩大至175BP。
  • 风险提示:政府支出若从GDP 会计中剥离,可能导致数据波动,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风险情境(30% 机率):美国经济温和衰退,美元指数回落至98-102

  • 触发条件:消费疲软(如零售销售连续两季负成长)、制造业PMI 跌破48、联准会提前降息至3.5%。
  • 传导路径:利差收窄至125BP、资本外流超2,000 亿美元、新兴市场资产反弹。

极端情境(10% 机率):全球滞胀或地缘冲突升级,美元指数突破110

  • 关键变数:油价飙升至100 美元/ 桶、美国核心PCE 通膨超3.5%、新兴市场债务危机爆发。
  • 历史参照: 1979 年石油危机期间,美元指数半年内上涨25%,但长期因经济衰退而回落。

总的来说,在短期内,由于美国GDP 成长率(1.4%)仍高于欧元区(1.1%)和日本(0.1%),美欧利差扩大、资本回流、避险需求形成共振,美元大机率维持强势。美元指数在102-108 区间形成强支撑,突破108 可能触发技术性买盘。

而在1-3 年里,美元或进入震荡周期。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如政府债务占GDP 超130%、制造业回流成效),全球去美元化进程等都可能削弱美元储备地位。

总结

总之,美元未来走势将取决于美国经济相对优势的延续性、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及政策周期的互动。尽管短期强势难改,但长期需警惕结构性风险对美元信用的侵蚀。投资人应保持灵活性,根据情境变化动态调整策略。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tbjiaoxue/19655.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