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适合当货币吗?

自比特币问世以来大家都在探讨这东西能否成为货币或是在其他情境中应用,其探讨动机不外乎下列两大原因:

a.货币业务原是受政府监管并需要取得政府特许与具备巨额资本才得以进入的特许产业,特许产业通常也伴随着庞大的商业利润。比特币与区块链相关技术似乎也给了大家一个绕开上述门槛切入货币相关业务的窗口。

b.大家对于现代央行货币政策与法币本身特性有诸多不满

无论在哪个产业哪个领域,当我们能以新的解决方案取而代之时通常代表新方案解决了旧方案无法解决的关键痛点,同时新方案带来的问题与缺陷也是可容忍的。在权衡各种利弊与进行试验后,才可定夺新方案是否能落地应用。货币是个极为特殊且牵涉面向极广的一种业务,本篇文章所探讨的内容虽无法涵盖货币牵涉到的所有面向,但总是要有个开始。从标题所提及的两个主题切入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即便你不在意比特币相关议题,读完本文后对现代货币在框架上也能有一定的认识,而这个框架是内文将会提到的货币层级(hierarchy of money),具备「货币层级」这个观念是理解现代货币体系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货币学最难被人所接受的观念之一。

绝大多数人对于货币的认知通常源自于生活经验,少部分人则是透过一些金融业务经验与金融相关课程来建立对货币的认知。前者透过生活经验所建立起对货币的认知,亦完全受限于生活经验;后者对货币的认知若有偏误,通常源自于将不同层级的货币工具放在同一个层面同一个标准上去考量所致。

而清算原理,简单来说是使有层级分别的现代货币系统得以顺利运行之基本原理,内文会介绍这样的运作机制具有那些特性。

对上述两大主题有了初步认知后,我们才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探讨比特币本身的数据结构与运作机制在「相关的技术面上」适合不适合做为货币。

正文: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货币体系永远都是依照层级所划分的。

为了让大家能更容易理解货币体系中的层级关系,这里暂时先以金本位作为货币系统的前提假设,因为黄金在货币体系顶层中扮演终极清算的角色是可以被大众轻易接受的。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金本位的货币系统中,由国家发行的钞券其意义是「支付黄金的承诺」。而我们接受钞券取代实体黄金作为支付手段后,原先黄金本身纯度是否达标的问题被检验成本更低的钞票防伪机制所解决,而且钞券还有着便利性、具备固定面额等优点。总结来说在支付的体验上,钞券带给用户诸多好处,但钞券的缺点是多了个「政府承诺支付黄金」的信用风险。

若该货币系统运行良好,政府总是有一个窗口能提供足额的实体黄金供社会大众兑换,民间自然会形成一个「钞券即黄金」的共识。当钞券与黄金像这样分属于两个不同层级的货币其兑换比率被固定维持在一比一时,我们称这样的状态为「平价(the price of par)」。平价也是货币其中一个关键价格,而货币最为常见的价格是利率。

当然,货币层级并不是只有这两层而已。钞券除了拿来支付消费以外也可以在银行开设帐户当储蓄,储户也可以向银行收取利息。储户将钞券存入银行后换取一个银行帐户上的存款余额,银行存款的意义是「支付钞券的承诺」。在承平时期,银行存款与国家发行的钞券兑换比率也是固定维持在一比一。我国近数十年来货币系统运作情形非常良好,对绝大多数未经历过银行挤兑的民众来说银行存款跟钞券是等价的,因为当我们想要提领现金时银行总是能满足要求。

若提领现金的额度过大时银行就需要一些作业时间来调度资金了,偶尔会出现一些民众想要提领大额现金但银行无法马上满足储户要求的新闻。

在银行存款这个层级以下所有其他类型的信用,我们统称为有价证券,而这些有价证券在意义上其实是「支付银行存款的承诺」。

就这样,一个简易版金本位时期的货币层级金字塔完成了。

在这样的货币层级里面依照用户自身定位的不同,来决定这些不同层级的工具是扮演「货币」还是「信用」。以一般民众的角度来说,银行存款以上的层级都是货币;以银行的角度来说,国家发行的钞券以上的层级才是货币;以中央银行这个职能为清算国际收支帐户的角度来说,只有黄金才是货币。在这个货币层级金字塔里面,越上层则货币属性越强,越下层则信用属性越强。

我们都知道货币供给是会随着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出现扩张和收缩的,于是金字塔的形状也会跟着出现变化。在经济繁荣时期,金字体的形状会往横向发展;在经济开始衰退时,金字塔的形状又会内缩。各层级的货币供给总是跟随着周期性的景气循环出现弹性伸缩。

在景气繁荣扩张时期,各货币层级之间的区别会变得较为模糊,容易让人认为有价证券总是能随时兑换回等值的银行存款。在经济衰退收缩时期,某些有价证券无法偿还足额的负债,偿债能力只剩80%。此时的不同货币层级的「平价」就被打破了,人们在此时会倾向「存款为王」。

若经济衰退严重一点,银行业发生了危机。储户在此时会争相到银行与ATM提领现金(如上图),在银行出现挤兑时大家才会发现原来银行存款跟国家发行的钞券是不一样的。此时钞券与存款之间的「平价」被打破,人们在此时会倾向「现金为王」。银行挤兑在国内近期并无案例可循,大家可以参考欧盟国家的银行挤兑新闻。

到这里为止我们对于货币有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货币是有区分层级的,这些层级是根据社会对货币各种需求自然演化出来的结果。第二个概念是各个货币层级是会随着景气循环而出现扩张与收缩的。在景气扩张时期,人们倾向持有信用性较强收益较高的资产类别。在景气收缩时期,人们倾向持有货币性较强安全较高的资产类别。

虽然在前言中提到由生活经验建立起对货币的认知是狭隘的,但这里我们有个习以为常的生活经验与货币层级中的某个清算纪律却是一致的:「所有层级的资产都需要由更高层级的资产来支持清算」,接下来我们以一个简单的案例情境让大家理解上述清算纪律的意义。

一样是在金本位的前提假设下,某甲欠某乙一百元,某丙也欠某甲一百元。接着某甲向某乙提议: 「某丙刚好也欠我一百元,不如我将某丙欠我一百元的借据给你,这样你我就两清不相欠了。」

若你是某乙会接受某甲的提议吗?通常不会。为什么?

因为对某乙来说只是让负债从某甲转移到某丙身上而已,而某甲跟某丙的借据都属于同一个货币层级──私人部门发行的有价证券。除非某甲能以更高层级的资产来偿还负债(等值的黄金、钞券、存款),否则某乙通常不会接受。

上述案例情境所描述的清算纪律亦适用于其它货币层级:同样在金本位的情境下民间的债务可以用银行存款、钞券、黄金来偿还,银行间的债务可以用国家(央行)发行的钞券、黄金来偿还,国家之间或央行之间的债务可以用黄金来偿还。

现代的货币层级其实比上述由四个层级构成的金字塔更复杂,且现行的货币制度也早已不是金本位,不过相信以上内容已经可以让读者建立起一个理解货币层级关系的基础框架。有了货币层级这个基础框架后我接下来向各位介绍支付系统中的清算机制与清算原理,这里使用的案例情境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ATM跨行提款,从这里开始以下内容我们就不再有金本位这个前提假设了。

这里以小明想要从中国信托提领邮局存款五万元为情境假设。小明输入帐号密码或指纹识别验证身分后取得中国信托银行帐户的控制许可,接着小明发送出一个提款的支付命令给中国信托。中国信托收到支付命令后从小明的邮局帐户余额中扣除了十万元,而小明也从中国信托的ATM提领了十万元。

接下来我们换个角度,从银行系统的角度来描述上述支付作业。中国信托收到小明的支付命令后便询问邮局小明在邮局的帐户有无足额的存款可提领,经邮局确认存款足额后中国信托ATM就代为支付现金十万元给小明。对小明来说他整个提款流程已经结束了,但这里却创造了邮局欠中国信托的十万元负债还没解决。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资讯流与资金流的角度来分拆小明跨行提款的整个流程。

若整个跨行交易系统在当日就只有小明跨行提款十万这个事件,那么在该营业日终了时邮局会偿还十万元给中国信托。

但在现实中跨行提款业务是会互相交叉的,有用户从中国信托ATM提领邮局存款,自然也会有用户从邮局ATM提领中国信托的存款。这里我们从上述小明提领十万元当日再新增一笔交易:小王从邮局ATM提领中国信托存款九万元。

聪明一点的读者大概已经可以想到了,中国信托与邮局这样透过跨行交易业务产生的欠债可不可以互相抵销呢?可以!像这样把多笔债务互相抵销后转化成单笔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净额抵销」。

到这里我们先说明一下几个与上述案例情境中相应的支付用语。

小明与小王从ATM提取现金我们称为「支付(payment)」。

中国信托和邮局在跨行交易系统纪录下由跨行提款业务产生的负债我们称为「结算(clearing)」。

将双方多笔跨行提款业务造成的负债转化成单笔负债我们称为「净额抵销(netting)」。

在营业日终了时,根据跨行交易系统的结算纪录与净额抵销后的负债金额,邮局支付一万元给中国信托解除当日所有由跨行提款业务产生的负债关系,我们称为「清算( settlement)」。清算程序走到最后还有一个状态称为「最终清算(final settlement)」,意思是债务关系解除后在这里是最终状态且不可撤销,不得恢复至最终清算前的状态。若最终清算后的状态是可以回滚的,那么基于最终清算后所衍生的所有支付业务也都必须跟着回滚,这会对整个支付系统还有用户造成极大的困扰。

净额抵销与结算属于资讯流的处理,支付与清算属于资金流的处理。支付系统的运作其实就围绕着记帐和转帐这两件事情在打转。

那么上述这样先净额抵销后再清算的运作机制比起每一笔支付都逐笔清算的运作机制好处是什么?由于记帐比起转帐需要的成本更低,尽可能减少资金移转的数量就可以有效降低支付系统的营运成本,用户就能以更低的费用享受同样的金融服务。在电子系统问世之前,记帐都是用纸本,转帐也是用实体钞券。对于当时使用实体钞券进行清算的银行来说,移转的钞券或黄金的数量越少,风险也就越低。

大家还记得前面曾经提到过的清算纪律​​吗──所有层级的资产都需要由更高层级的资产来支持清算。在现实中是使用什么资产来清算银行间的负债呢?答案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准备金,央行发行的准备金与钞券在货币层级上处于同等的位阶。

这里我们调整一下金字塔中的文字内容,将「国家发行的钞券」改成「央行发行的钞券」。现代绝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已经都是政府授权改由央行发行。大家可能会很好奇央行发行的准备金长什么样子,毕竟我们只看过实体钞券。其实准备金是一种完全电子化的资产,就像捷运悠游卡里面的余额一样无实体的存在形式。我们可以把准备金视为限于银行同业之间交易的货币,而央行是准备金这个货币唯一的发行者。

若有银行存户想要将存款以现钞的方式提领出来,但银行内的现钞库存不足额时,银行可以将准备金拿去与央行交换等额的钞券来因应存户的提领需求。近期大家热烈讨论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也是与钞券、准备金同属一个货币层级。

支付系统中的清算原理到这里也算是介绍完了,希望大家已经能理解「货币层级」与「清算原理」这两个概念,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探讨比特币在涉及上述内容的范围内面临了哪些问题。

第一点,比特币的供给缺乏弹性。现实社会对于货币的需求量是有弹性的。货币供给若缺乏弹性会带给整个金融系统与现实社会很大的麻烦。

第二点,比特币缺乏最终清算的状态。在比特币这个支付系统内交易需要等待六个区块才能验证交易完成,等待的区块数量越多则交易越安全。可是这样的验证方式其实只是在概率上降低了交易被推翻的可能性并不存在一个不可逆的最终清算状态,无法满足现有金融系统所要求的清算确定性。

第三点,比特币作为支付系统的时间成本过于昂贵。由于需要等待六个区块才能验证交易完成,而平均每个区块的产出时间是十分钟,故验证六个区块耗时约一个小时。现有的金融服务需求无法容忍一个小时的时间成本。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tbwhy/7651.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