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GC=F)与加密货币近日走势虽然大异其趣,但有机构认为两者未来可以并驾齐驱。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Marion Laboure与Camilla Siazon在最新报告中写道:「到2030年,全球央行资产可能同时容纳黄金与比特币。」
比特币(BTC-USD)处于弱势,星期一跌穿11.3万美元,更一度下试11.2万美元水平,较8月时的历史高位12.35万美元调整近一成。另一边厢,金价则攀至每安士3,703美元的历史新高,录得逾四十年来最大的年度升幅。
两者此消彼长,凸显风险资产(如加密货币)与传统避险资产短线走势的分歧。该行指出,交易员正权衡地缘政治紧张、联储局未来减息预期与央行独立性的争议——这些因素都支撑了对黄金的需求。
尽管如此,德银强调两种资产今年表现其实都「非常出色」。就黄金而言,央行持续买入,加上投资者寻求保值资产,其需求保持高企。
报告引述一项由World Council今年进行的调查称,43%的央行预期未来12个月会增加黄金储备,95%则预料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上升。
至于比特币,即使周一回落,表现仍算坚韧。分析师指,比特币8月创新高后,其波动率降至历史低位,显示机构投资者愈来愈多。
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之子Eric等知名支持者亦公开力撑加密资产,认为其既是关键投资资产,也是传统市场的对冲工具,即便波动不小。 Eric早前接受Yahoo财经访问时曾表示,落实减息可为加密资产注入动力,「把它们推上天」。

美国总统特朗普之子Eric等知名支持者公开力撑加密资产。· Anadolu via Getty Images
目前已有逾180家公司把加密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试图复制Michael Saylor旗下Strategy(MSTR)的模式,虽然近期这类「持币股」的热度有所降温。
德银分析师指出,比特币的表现凸显它作为「未来宏观对冲工具」的地位,数码资产其至可能获得传统储备资产之一的地位。
「我们相信(比特币)仍有上升空间。」该行又质疑近期经济与监管发展是否会令所谓「小仙子效应」自我实现。小仙子效应是指某种事情只要够多人相信使会实现。
报告亦把视角拉长至下一个十年:在美元占全球储备比重持续下滑(由2000年的60%降至2024年的43%)之际,央行储备将如何演变?分析师认为,虽然黄金长期主导储备组合,但若审慎配置,比特币可望成为对传统资产的补充。
Laboure与Siazon写道:「即使各国黄金储备上升,央行对黄金的需求仍维持高位。高通胀、地缘政治不稳与降低对美元依赖,再配合支持加密资产的监管努力,令决策者愈来愈倾向重新审视其储备的配置。」
当然,市场上仍有审慎之声。比特币的突发波动提醒人们:把加密资产作为对冲工具,特别在市况动荡时,风险不容小觑。相较之下,黄金凭借其长期避险记录,在前景不明朗时将会持续受惠。
不过,该行补充说:「只要我们仍是人类,比特币与其他替代资产,很可能会继续受关注。」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tbzixun/34557.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