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5 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正式核准现货以太币ETF,并于7 月23 日开始挂牌交易。
以太币现货ETF 上市至今一年余,累积的净资产管理规模近200 亿美金,共持有约588 万颗以太币;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贝莱德(BlackRock) 的iShares Ethereum Trust (ETHA),管理资产超过100 亿美金。
最近多家企业开始进行以太币储备计划,以太坊微策略时刻启动,不只企业持续购入以太币,ETF 的资金流入也跟着加速。
ETF 买进以太币之后,目前就只是单纯持有而已。
自2025 年开始,这些管理ETF 的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向SEC 提出修正案,申请将现有的以太坊ETF 转型成可进行质押(staking) 的质押型ETF,一旦获得批准,就能把持有的ETH 上链参与质押,赚取质押奖励收益。
因为规模大,质押奖励收益颇为可观,以太储备公司SharpLink Gaming, Inc. 仅一个多月已透过质押获利250 万美金。
目前提出申请的有21Shares、Grayscale (灰度)、富达、富兰克林坦伯顿等,最近又新增一个强力选手:贝莱德(BlackRock)。
贝莱德目前ETF 相关申请纪录为576:1,被批准576 次,被拒绝1 次,批准率高达99.8%;这次贝莱德在2025 / 7 月向SEC 提交一份19b-4 档案,申请为其以太币现货ETF 进行质押,因为贝莱德过去的超高胜率,市场目前对通过抱有高度期待。
现货ETF vs 质押型ETF,具体会带来哪些差异?哪些赛道会受益? SEC 预计的批准期限是何时?这篇文章将回答上述问题,可从目录前往想看的段落。
现货ETF vs 质押ETF,差异在哪?
以下从运用方式、获利模式、税务、风险几点切入:
资产运用方式
-
现货ETF:买进持有ETH,单纯Hold,不作任何其他运用。
-
质押型ETF:买进持有ETH,将部分ETH 上链质押,赚取质押奖励。
Q:什么是质押?
A:质押是区块链运作的一种机制,简单说就是在链上锁定代币参与网路运作赚取奖励。
在POS 共识中,以质押该链代币的数量来选出节点负责打包新区块,被选出的节点会在打包区块后得到区块奖励作为回馈。
质押基本逻辑:在区块链上锁定该链平台代币> 被选为打包区块节点> 分到区块奖励,但不一定需要成为节点,也可以透过委托的方式进行质押,将代币锁定委托给该节点,提高该节点被选中机率,这样依然会得到区块奖励分配。
以太坊是POS 共识区块链,需质押来运作区块链并维持安全性,将以太币参与质押,一来能参与区块链运作,做出贡献,同时也能赚取质押奖励(目前APR 约2.6-3%)。
获利模式
-
现货ETF:靠ETH 价格上涨获利。
-
质押型ETF:ETH 价格上涨+ 质押收益。
Q:质押收益大概能赚多少?
A:虽然看年化似乎不算非常高(目前约2.6-3%),但因为机构持有的ETH 量体很大,实际获利数字相当可观。例如六月才开始以太币储备策略的上市公司SharpLink Gaming, Inc.,至7 月29 日统计已靠质押获利722 颗ETH,不到两个月已获利超过250 万美金。
税务差异
-
现货ETF:获利来自价差,属于资本利得,税务较单纯。
-
质押型ETF:价差属资本利得,staking 奖励则更接近「利息/营业收入」,需要另外申报。
风险差异
-
现货ETF:价格下跌风险、资产保管风险
-
质押型ETF:价格下跌风险、资产保管风险、质押Slash 风险、可能的赎回延迟
Q:什么是质押Slash?
A:当节点做坏事的时候,例如乱打包区块,作假交易,会从其质押的以太币中扣除部分作为惩罚,如果我们将代币委托给该节点质押,也会受到slash 的影响造成部分损失。
这部分的应对方式主要为:分散在多节点质押、严格筛选值得信任的节点。
Q:什么是赎回延迟?
A:质押需要锁定资产,考量到安全性,解除质押通常有一小段等待期,以太币解除质押约需等待7-10 天。资产管理公司考量到流动性应不会将全部以太币都质押,会保留部分作为赎回准备,但若遇到大量赎回可能需要等待。
相较单纯的现货ETF,质押型ETF 除了币价增值外,多了质押收益,但需承担slashing 风险与赎回延迟,税务处理也较复杂。
质押ETF 会带来哪些影响?哪些赛道会直接受益?
最直接:强化ETF 吸引力
现货ETF 只有以太币上涨才能赚钱,质押型ETF 多了质押这个稳定收益,就算以太币不涨也能赚钱,对在乎稳定收益的投资人而言更有吸引力,预期将会带动更多资金进场投资ETF。
直接:基础设施受惠
ETF 要质押以太币,可以透过直接或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也需要委托合规的节点营运商,以及更多人投资ETF 后托管商也会因此受益,例如Coinbase、Figment、Blockdaemon 等节点服务商与托管机构的规模都会上升。
有可能:推动流动性质押(LSD)
为了确保赎回的流动性,ETF 只会将部分持仓质押,质押愈少流动性愈好但也表示闲置的以太币愈多,质押愈多赚到愈多质押收益但也会面临流动性降低,对此这些ETF 资产服务商非常可能会使用流动性质押协议(LSD)。
申请书中大多有提到会直接质押或使用第三方服务,而流动性质押协议也属于第三方质押服务商的范畴。
贝莱德申请质押ETF 的消息出来后,流动性质押龙头协议Lido 在几天内拉出一波20% 涨势。但这涨势很可能只是短期市场反应,就算这些ETF 公司确定使用LSD 服务,也不一定会使用既有的流动性质押协议,很可能会自行发展新协议。
长期有可能:带动稳健型DeFi
若ETF 真的使用LSD 服务,进一步就会开始思考如何让LST 也能再产生收益,可能参与DeFi,但考量到监管与安全要求,只有风险低、流动性佳、合约经多次审计的协议(如AAVE) 才较有可能被考虑。
SEC 批准期限
以下按可能的批准时间顺序:
-
Invesco / Galaxy
-
申请日期:2025 年6 月9 日
-
原定SEC 裁定日:2025 年8 月11 日
-
进度:SEC 已延后决定,新的裁定日为2025 年9 月25 日
-
-
Grayscale、Fidelity、Bitwise、21Shares 等其他申请案
-
提交时间大致落在2025 年Q2~Q3 之间
-
多数已进入延长审查期,最晚裁定时程落在2025 年10 月前后
-
-
BlackRock (贝莱德)
-
提交日期:2025 年7 月16 日
-
初步审查期:45 天内需初步回应,SEC 可视情况进入延长程序
-
最晚必须在2026 年3 月中旬前作出最终裁定
-
目前关注重点:九月底/ 十月是否会出现第一个批准,也有可能会一次批准多个;但已有数间ETF 发行机构(VanEck、21Shares、Canary Capital) 向SEC 发函敦促在批准上采取“先申请先批准”的方式,保护金融创新,不要无视顺序一次批准多个。
首档质押型ETF:Solana 质押ETF (SSK)
其实「质押型ETF」已经有通过案例。
2025 / 7 月,美国资产管理公司REX Shares 成功让其产品REX Shares Solana ETF (代码:SSK) 上市,成为第一档支援质押功能的加密ETF。这档ETF 所持有的SOL 将部分上链质押。
撰文当下上市约一个月,规模1.42 亿美金。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透过《1940 年投资公司法》架构提交的「主动型基金」,避开了现货比特币/ 以太坊常用的《1934 年交易所法》第19b‑4 提案路线。
-
40 Act 主动型基金(公司型)
上市流程较简单,但之后须遵守更严格的公司治理标准,税务处理也较复杂。 -
19b-4 信托型ETF
上市流程较长,之后要求较简单,算是这类产品比较正统主流的申请方式,市场接受度更高。
小结
质押型ETF 的出现,象征链上活动正逐渐获得主流金融体系与监管的承认。
从ETF 角度看,质押能带来稳定收益,提升产品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投资。对既有的质押协议来说,其实不一定是好事(因为ETF 发行商也可能不使用既有的而是自建方案),但对整体链上发展来说依然是长期正面影响。
接下来关注重点就是2025 的9 月与10 月,前几个申请者的最终核定期限。
-
质押型以太坊ETF 是否最终会得到批准?
-
SEC 会不会依照「先申请先批准」原则或一次性批准多个?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ytf/33617.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