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大战开打!看懂香港与韩国如何布局稳定币的未来


亚洲稳定币监管现分歧。香港8月起将实施严格发牌框架,强调风险控制;韩国央行则新设专责部门,更积极地探索国内稳定币的发展机会,两地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发生什么事?

香港金管局(HKMA)已敲定完整的稳定币监管规则,将于8月1日生效。香港当局采取非常谨慎的「守门人」策略,强调目前未发出任何牌照,并警告多数申请者未达标,初期仅会发放少量牌照以确保市场秩序与投资者保护。

与香港的谨慎不同,韩国银行(BOK)展现出更积极的姿态,新成立了「虚拟资产部门」来主导韩元稳定币的讨论与监管。此举受政治因素(防止资本外流)与私营企业的推动,显示韩国正从国家战略层面探索稳定币的发展潜力。

香港与韩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监管思路。香港优先考虑「风险控制」与「市场稳定」,先建立高门槛的框架。韩国则更侧重于「国家利益」与「产业发展」,由央行领头探索与推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形塑未来亚洲数位资产的发展格局。

香港:审慎发牌,框架先行

随着全球对加密资产的关注持续升温,亚洲两大金融中心——香港与韩国,正各自以不同的步调与策略,积极推进对稳定币的监管与发展。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正式敲定严格的监管框架,建立有序市场;而韩国银行(BOK)则新设专责部门,显示其对国内稳定币市场的积极探索态度。

香港金管局近日正式公布了稳定币发行商的监管框架,包含《稳定币发行商监管指引》及《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两份文件,并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为当地加密生态系统带来明确的监管秩序。

根据新规定,香港金管局将设立一个持牌稳定币发行商的公开名册,供公众查阅。然而,香港金管局特别强调,截至目前,尚未发出任何牌照。香港当局也严正警告公众,需警惕任何声称已获许可或正在申请牌照的实体,并指出持有未经许可的稳定币将由投资者自行承担风险。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坦言,市场上围绕稳定币的炒作已导致不合理的交易量和股价飙升,有必要「为这股狂热降温」。他透露,许多牌照申请者的提案内容含糊、缺乏可行的实施计划和必要的技术专业知识,远未达到监管机构的标准。因此,在新框架生效初期,预计只会发出少量牌照。

金管局已鼓励有意申请的市场参与者在8月1日法规生效前与其接触,并必须在9月30日前提交完整申请,才可被纳入首批牌照的审核名单。

韩国:积极探索,央行领航

与香港相比,韩国则展现出更为主动的姿态。

据外媒报导,韩国银行(BOK)已在其金融支付系统局之下,新成立了一个「虚拟资产部门」。该部门将专责监控加密货币市场,并主导央行内部关于韩元(KRW)稳定币的立法与政策讨论。

此外,韩国央行已将原来的「数位货币研究团队」正式更名为「数位货币团队」,此举被视为从理论研究转向更积极的数位货币实践倡议。

韩国对稳定币的讨论,部分受到美国对美元稳定币监管态度的影响。韩国政界亦有声音支持发展以本国货币为基础的稳定币市场,认为此举有助于防止资本外流,执政党议员甚至已提交相关法案。私营部门的反应也相当迅速,韩国多家主要银行和支付服务提供商已为其稳定币产品申请了商标。

一个值得注意的发展是,由于民间稳定币的发展势头强劲,韩国央行已决定暂时搁置其中央银行数位货币(CBDC)计画。

韩国央行总裁李昌镛先前曾表示,他看到了市场对韩元稳定币的需求,但也警告称,若允许非银行机构发行稳定币,可能会引发市场混乱,这也反映出韩国监管机构在积极探索的同时,仍保有审慎的考量。

香港正透过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来确保市场稳定与投资者保护,扮演着「守门人」的角色。而韩国则在政府与央行的引导下,更积极地探索国内稳定币市场的潜力,以应对国家经济战略需求。两地不同的监管路径,无疑将为亚洲乃至全球的数位资产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观察指标。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Stablecoin/33577.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