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采用比特币策略以来,Metaplanet迅速发展,其步伐与市场趋势及投资者偏好不谋而合,完美契合了公司的长期愿景。
发生什么事?
日本企业对比特币的态度呈现两极化:一部分公司在财务压力下寻求比特币作为「救命稻草」,这其中伴随着高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另一部分公司则将比特币纳入其长期战略资产配置,寻求更大的增长潜力。
许多财务状况不佳的日本公司,正将比特币视为一种扭转困境的手段。他们希望透过购买比特币来吸引市场关注、分散风险,甚至被分析师认为是一种「品牌策略」,只是为了重塑企业形象,而非从根本上解决财务问题。
相较于困境中的公司,Metaplanet展现了截然不同的比特币策略。在执行长的领导下,Metaplanet将比特币视为其核心资产,并设定了极为积极的累积目标。他们透过资本市场筹资持续增持比特币,成为仅次于微策略的主要企业比特币持有者。
财务困境企业的「比特币赌注」
近期,日本企业对比特币的态度呈现两极化发展。一方面,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将比特币视为潜在的救命稻草,期望透过持有比特币来重塑企业形象并吸引投资;另一方面,具备更稳健基础的公司则将比特币纳入其长期资产配置,目标是大幅增加持币量,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持有者。
总部位于东京的AI公司Quantum Solutions及其香港子公司GPT Pals Studio宣布,尽管公司储备金薄弱且最新财报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提出「重大疑虑」,但仍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收购高达3,000枚比特币。
Quantum Solutions将此举视为管理过剩资金、分散投资组合和降低外汇风险的方式。该公司将透过借款来资助最初的1,000万美元比特币购买,但后续的融资尚未敲定。
Quantum Solutions的案例并非单一事件。从百年纺织制造商到苦苦挣扎的生技新创公司,再到债务缠身的咖啡连锁店,越来越多财务困难的公司正在转向比特币,作为吸引眼球的财务转型策略。
例如,澳洲AI生技公司Opyl Limited在宣布采用比特币库存策略后,股价一度飙升超过47%。而西班牙咖啡连锁店Vanadi Coffee尽管去年亏损390万美元,仍获得股东批准,计划累积高达11.7亿美元的比特币。
然而,分析师对此类策略抱持谨慎态度。
高频交易量化公司麒点科技(Kronos Research)投资长Vincent Liu表示:「当实力雄厚的公司购买比特币时,这是一种策略;而当陷入困境的公司这么做时,就是一场裹着希望的赌博。」
积极扩张的比特币持有者:Metaplanet
与其他寻求「救命稻草」的公司不同,东京上市公司Metaplanet则展现出更为积极和长期的比特币累积策略。
Metaplanet最近收购了780枚比特币,使其总持币量达到17,132枚,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 Metaplanet表示,其比特币持有量的增加是透过资本市场活动和营运收入资助的「策略性增长」。
Metaplanet的比特币累积步伐在2025年显著加速,这与其更新后的「5.55亿计画」同步进行。
该公司将其2026年的比特币持有目标,从21,000枚上调至100,000枚,并设定要在2027年达到210,000枚的新目标。
若比特币价格维持在约119,200美元,Metaplanet需要在未来17个月内,每月购买约4,900枚比特币,才能在2026年底达到100,000枚的目标,总计约需100亿美元。
量化交易公司Presto的研究主管Peter Chung指出,Metaplanet策略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公共资本市场对Metaplanet证券发行的需求」。他强调,关键在于投资者对公司「随着时间推移增加每股比特币的能力」的信心。
自2024年采用比特币策略以来,Metaplanet快速发展,其步伐与市场趋势及投资者偏好不谋而合,完美契合了公司的长期愿景。
如今,Metaplanet已成为最积极的企业比特币持有者之一,其雄心仅次于麦可.赛勒(Michael Saylor)的微策略(MicroStrategy)。 Metaplanet执行长赛门.格罗维奇(Simon Gerovich)也被列为推动亚洲企业探索类似策略的个人投资者之一。
日本企业对比特币的态度,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对于财务困境的公司,持有比特币可能是一种高风险的「品牌策略」和「赌注」,更着重在重塑形象并吸引关注;而对于像Metaplanet这样更具前瞻性的公司,比特币则被视为长期价值储存和资产配置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两种策略的成败,将在未来几年为全球企业如何看待和利用加密货产提供重要的借鉴。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tbzixun/33593.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