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间跑路的DAT公司?QMMM遭勒令停牌后,办公室传已人去楼空

香港加密储备股QMMM Holdings在股价暴涨暴跌后,遭SEC勒令停牌。中国《财新网》爆料,其香港总部已人去楼空,为类微策略公司泡沫破裂敲响警钟。

上市公司QMMM遭勒令停牌,财新称办公室人去楼空

近期进军加密货币储备的香港公司QMMM Holdings,在经历股价暴涨暴跌,并遭美国监管勒令停牌后,中国《财新网》于10月17日进一步爆料,记者实地走访其位于香港的总部办公室,发现已人去楼空。


上市公司QMMM遭勒令停牌,财新称办公室人去楼空。图/ 财新网

而《香港01》媒体也爆料,10月15日来到公司位于香港铜锣湾天后的注册地址,发现公司已于上月搬走。当致电公司QMMM创办人桂滨时,他接通电话后,得悉是记者来电就马上挂断电话。

QMMM在今年9月9日宣布将建立价值1亿美元的数位资产储备,投资标的包含比特币、以太币和Solana。消息传出后,QMMM股价一度飙升超过2300%,三周内累计涨幅达959%,引发市场轰动。

然而,据《区块客》报导,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在九月底指出,社群上由不明人士发布、推荐购买QMMM股票的贴文,可能已构成非法操纵股价,因此勒令该公司自9月29日起暂停交易10天。

其实,早在股价暴涨之初,外媒便曾质疑,根据QMMM提交的文件,该公司去年帐上现金仅约49.8万美元,且同期净亏损达158万美元,其将如何筹措1亿美元资金,始终是个问号。

类微策略风潮退烧?专家:没创意周期的最后一搏

今年以来涌现大量模仿微策略(MicroStrategy)模式的数位资产储备公司(DATs),其中许多是由美甲沙龙、大麻销售商等毫不相关的行业转型而来,但这股热潮似乎正在迅速降温,多家DATs公司股价近期皆出现暴跌。

许多投资人已开始质疑,为何要透过一家层层叠加管理费用与经营风险的公司来投资加密货币,而不是直接购买或投资ETF?

资产管理公司Ikigai投资长Travis Kling便曾直言:「DATs的整个模式感觉就像一个周期的最后一搏,这个周期想不出比这种蠢招更好的做法了。」

此外,《The Block》跟Galaxy Digital也曾警告,DATs不透明的交易结构恐引发内线交易疑虑,透过筹集股权、购买加密货币、再重复循环的单向策略极度脆弱,恐重演1920年代导致金融崩盘的投资信托狂热。

Tom Lee示警:加密储备公司泡沫恐已破裂

据《财富杂志》报导,持有大量以太币(ETH) 的DATs企业BitMine,其董事长Tom Lee昨日也警告,加密储备公司泡沫可能已经破裂。

Lee指出,目前许多DATs的股价已在资产净值(NAV) 以下折价交易,显示市场信心正在流失。

例如,被称为日版微策略的Metaplanet的mNAV已跌破1,处于市场折价状态,而目前BitMine的mNAV 仍维持在11.1倍,显示并非所有DATs都陷入困境,但整体趋势已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QMMM从股价神话到如今办公室人去楼空,似乎为这股炒作风潮敲响了最响亮的警钟。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tbzixun/35084.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