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风险投资公司Breed 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只有少数比特币(BTC)财库型企业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避免陷入「死亡螺旋」式的恶性循环。而这种螺旋将重创那些其市值接近资产净值(NAV)的比特币储备公司。
MNAV 是关键生死线
报告指出,这类公司的健康程度,取决于其是否能在资产净值之上维持一个稳定的市值与比特币的比率(MNAV)。也就是说,市场愿意为其所持有的比特币支付多少溢价。

一旦比特币价格下跌、MNAV 开始缩水,公司股价就可能快速接近其实际净值,从而引发一连串骨牌效应:
- 股价贴近NAV,市场信心下滑;
- 公司难以再透过股权或债务融资来买币;
- 财务杠杆减弱,债务到期压力上升;
- 融资困难导致出现保证金追缴(margin call);
- 被迫抛售BTC,反而加剧价格下跌;
- 被更强大的公司收购,或退出市场;
- 市场整体陷入长期低迷。
报告作者指出:
「最终,只有极少数公司能够长期维持MNAV 溢价,而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坚强的领导、纪律化的执行力、敏锐的市场策略,以及能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持续提升每股比特币持有量的能力。」
若采用债务杠杆恐成市场新风险
报告中还警告,这种死亡螺旋可能成为下一轮加密货币熊市的导火线。不过目前市场情况相对乐观,因为大多数比特币财政公司仍以发行新股募资的方式购币,而非透过杠杆借贷。这意味着,即便部分企业面临清算压力,市场整体风险仍属可控。然而,若未来融资趋势转向债务主导,风险可能快速升温。
比特币财政储备策略快速扩散
这一比特币储备策略最初由Strategy(微策略)执行主席Michael Saylor 所开创,自2020 年开始持续购买比特币,并为后来企业跟进提供了示范效应。根据BitcoinTreasuries 数据,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50 家机构与组织选择将比特币纳入资产配置,其中包括140 家上市公司,这股趋势在2025 年仍在快速扩大。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btbzixun/32978.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