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科技竞争与人工智能应用爆发式增长,美国政府提出了大而美法案,成为近十年来最具产业变革力和地缘战略影响力的法案之一,并牵动金融市场发展。
本文将深入解析「大而美法案」的立法背景、核心条款、受惠产业,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法案,内容包括:
大而美法案是什么?
「大而美法案」(The Big and Beautiful Act)正式名称为《美国制造强化暨科技回流促进法案》,这项法案由参议员Josh Ha wley 与众议员Elise Stefanik 联合提案,旨在透过税务激励、技术管制与供应链重组,强化美国在AI、半导体、量子运算等战略领域的主导地位。
法案延续川普时代「美国优先」精神,将「大而美」定义为重工业与国家主权的结合,成为近十年来最具产业转型与地缘战略色彩的经济法案之一。
大而美法案推进进程
「大而美法案」于2024 年底提出,其推进过程大致如下:
- 2024年12月:共和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图恩提出策略,建议分阶段推动立法,先处理边境安全、能源和军事支出,税务政策后续处理。
- 2025年5月上旬:法案初版出炉,由共和党领导提出,内容已包含延长减税、削减社福支出、提高国防与边境经费等,但内部对赤字风险和医疗补助削减存在分歧。
- 2025年5月16日: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初审失败,因部分共和党财政保守派与全体民主党议员反对。
- 2025年5月22日:众议院全院表决,以215票赞成、214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法案的众议院初版,随后送交参议院审议。
- 2025年6月28日:参议院通过进入辩论程序的动议,开始对法案内容进行长时间实质辩论。
- 2025年7月1日:参议院展开「马拉松式投票」(vote-a-rama),民主党为拖延表决,提出了大量修正案,导致投票次数超过45次,创下历史纪录。
- 2025年7月1日深夜至7月2日清晨:参议院最终以51:5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法案的参议院版本。由于三名共和党参议员(柯林斯、提里斯、保罗)倒戈与民主党站在一起,形成50:50平手,最终由副总统范斯(JD Vance)投下关键一票,才使法案在参议院过关。
截止目前,美国参议院已通过了「大而美法案」。川普喊话,7 月4 日(美国独立日)前完成法案签署,并表示这项法案将大幅减少联邦赤字,并迈向崭新的「美国黄金时代」。
为何称作「大而美」?
「大而美」(Big and Beautiful)是川普对于美国制造业的昵称,象征重工业与国家主权的结合。该法案虽在拜登政府任内推动,却被认为延续川普时代的「美国优先」经济民族主义精神。
大而美法案全文解析:逐条拆解五大核心政策(中英对照)
随着通过几大重要关卡,「大而美法案」迅速成为影响全球供应链与科技战略的关键法案。以下整理了该法案的五大条文重点,并附上中英对照摘要,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政策核心。
条文一:制造业税务激励条款(Manufacturing Incentive Clause)
原文摘要:
“Corporations establishing new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eligible for up to 30% tax credits over a 10-year period…”
条文表明,在美设厂企业可享最高30% 的退税,主打吸引海外制造业回流。
条文二:禁止中资企业参与国安科技合约(Foreign Entity Restriction)
原文摘要:
“…Entities with over 25% direct or indirect control by non-allied foreign governments shall be ineligible for federal contracts involv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antum computing, or 5G.”
此条款明确将中资企业排除在AI、量子、5G 等国安领域之外,对中国企业冲击甚大。
条文三:AI国家发展基金设立条款(National AI Advancement Fund)
原文摘要:
“A fund of $150 billion shall be allocated to the National AI Advancement Program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美国政府将设立1,500 亿美元基金,锁定AI 晶片、训练模型与安全运算核心。
彭博社专栏作家Noah Smith 表示,「美国政府将取代矽谷单打独斗的模式,推动科技产业进入资本密集时代。」
条文四:供应链透明化与友岸国家优先条款(Supply Chain Transparency)
原文摘要:
“The Department of Commerce shall prioritize procurement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s with entities incorporated in allied partner nations. All supply chain participants must meet traceability standards ensuring risk mitigation from foreign adversary interference.”
美国商务部将在采购与投资合作中,优先与「民主伙伴国家」(如日、韩)建立可追溯、去风险化的供应链体系。
桥水基金创办人Ray Dalio 指出,「法案标志着供应链地区化、政治化的开始,企业资本配置策略需重大调整。」
条文五:量子与未来科技出口规范(Emerging Tech Export Control)
原文摘要:
“No person or entity may export or transfer advanced semiconductors, quantum computing components, or AI training datasets to foreign adversaries as defined under Section 5.2, unless explicitly licensed by the Secretary of Commerce.”
进一步扩张对中国出口先进晶片、量子元件的限制范围,并将AI训练资料列入受控项目。
前Google CEO Eric Schmidt 表示,「这是数位冷战的升级版,美国将确保在AI 与量子计算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
大而美法案受益与受害产业分析
随着美国祭出史上最积极的科技产业政策之一,大而美法案将使半导体、国防科技、AI 等产业受益。
大而美法案受益产业 | |
产业 | 受益原因 |
半导体 | Intel、AMD 等美国晶片公司可获政府补助,台积电亚利桑那厂等外资企业亦纳入补贴范围。 |
国防科技 | AI 与量子运算国安专案资金挹注,推动洛克希德・马丁等企业技术升级。 |
云端与AI | AWS、Google Cloud 等云服务商将承接更多政府AI 专案,OpenAI 的训练模型研发获得直接资金支持。 |
工业制造 | 在美建厂的税务优惠吸引富士康、欣兴等企业扩大投资,大型自动化厂房需求激增。 |
软体安全 | 零信任架构与安全晶片需求因法案强制性规范快速上升,CrowdStrike 等企业受益。 |
不过,根据法案内容,中资科技企业、大中华制造供应链等产业或将受到冲击。包括华为、中兴、海康威视、寒武纪、商汤等企业,均可能遭到直接限制或间接排挤。 2025 年初已有约60 家中国AI/半导体企业列入潜在「高风险供应商名单」,被禁止与美方科技公司交易。
美国新兴科技安全基金会主任Geoffrey Cain 表示,「大而美法案是对中国科技公司设定『透明防火墙』,阻止核心技术交叉渗透。」
大而美法案受害产业 | |
产业 | 面临风险 |
中资科技企业 | 将被排除在多数联邦采购与技术合作之外。 |
大中华制造供应链 | 「去中国化」压力增强,部分台商需转单或转厂。 |
跨境电商 | 资安法规与数据跨境限制恐加重监管。 |
教育与科研 | 中美科技交流收缩,影响双边研究合作。 |
投资人如何从大而美法案中找到机会?
大而美法案的推出预计对市场造成冲击,那么,投资者可如何应对呢?
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可加码持有受惠产业ETF(如SOXX、ITA、AIQ),关注受补贴企业的年报与财测变化,并长期布局「技术民主联盟」中的核心厂商(美、日)。
而对于散户和一般投资人来说,则需留意台积电、ASML、美光、Broadc om 等晶片股的政策风向,关注AI国安基金资金分配、次产业(如算力、散热、封装)机会,并留意科技概念股的波动风险与利多兑现时机。
2025 年大而美法案概念股、ETF清单
最后,这里也简单列出大而美法案受益股票及ETF 以供参考。
大而美法案概念股 | ||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受惠理由 |
INTC | Intel | 可受AI晶片研发与美国制造补助双重挹注 |
TSM | 台积电ADR | 美方供应链核心角色、亚利桑那新厂纳入补助 |
LRCX | Lam Research | 半导体设备商,直接受惠于资本支出扩大 |
ANET | Arista | 高速网路晶片、AI训练基础设备核心供应商 |
PLTR | Palantir | 获得多项AI国安专案合约,政策最大受益者之一 |
大而美法案ETF 推荐 | ||
ETF 代码 | 名称 | 重点说明 |
SOXX | iShares半导体ETF | 晶片股政策受惠集中 |
AIQ | Global X AI与科技ETF | 聚焦AI国安专案与云端演算法产业链 |
XAR | 国防与航太ETF | AI+国防整合发展题材 |
SMH | VanEck半导体ETF | 较集中于台积电与ASML供应链 |
若政策实施初期,预期有短期震荡,投资者可采「定期定额」方式建立部位。
另外,需重点关注AI 补助资金流向与联邦标案公布节奏。
常见问题Q&A|大而美法案懒人包
Q:大而美法案是什么?和晶片法案有什么不同?
A:大而美法案(Big and Beautiful Act)是美国于2024年提出的高科技与国安导向产业政策,涵盖范围包括AI、半导体、量子运算、供应链安全等。不同于2022年的晶片法案仅聚焦半导体制造补助,大而美法案强调「全面抗中」、「友岸重组」、「技术主权」。
Q:哪些企业会因大而美法案而受益?
A:美国本土AI与晶片厂商如NVIDIA、Palantir、In tel 直接受惠。供应链中的TSMC、ASML、Arista、Micron、LRCX 也可能受益。投资人可留意相关ETF如SOXX、SMH、AIQ。
Q:大而美法案是否禁止中资企业参与?
A:是的。根据条文第五章定义,若企业被中国或其他「非盟友政府」直接或间接持股超过25%,将被禁止参与AI、量子、5G、国防科技相关的美国联邦专案或采购计画。
Q:大而美法案对全球供应链有什么改变?
A:此法案促使全球高科技供应链加速「去中化」、「友岸化」,例如鼓励日、韩设研发中心、将制造移至墨西哥与印度,逐步形成两套科技体系:美系与中系。
Q:个人投资人应该如何布局大而美法案机会?
A:建议投资人从三个方向切入:受益股(如LRCX、INTC)、主题型ETF(如SOXX、AIQ)、AI应用供应链(如云端、伺服器、散热)。可分批布局或采定期定额方式进场。
总结
大而美法案不仅是美国产业政策的转折,更是全球科技地缘政治的分水岭。对企业与投资者而言,理解法案的深层逻辑(如「民主供应链」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节奏(如2025 年9 月生效的税务激励),将成为把握未来十年科技产业红利的关键。正如桥水基金创办人Ray Dalio 所言,「这是去全球化时代的开始,资本配置策略需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tzfx/33005.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