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股价闪崩是时候抄底了吗?


运动休闲品牌Lululemon(NASDAQ: LULU)上周发布季度财报后股价大幅下挫18.59%,年内走势进一步恶化。此次暴跌源于二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且因关税成本和美国市场需求疲软而下调全年指引。

此次回调更像是一次预期重置而非基本面恶化,但现在的问题是,投资者应该暂时避而远之还是应该坚定抄底?

增长放缓迹象显现

Lululemon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约7%至25.3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6%),低于第一季度8%的固定汇率增速。更值得关注的是,核心市场美洲地区的同店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3%,较第一季度1%的跌幅进一步扩大。每股收益从去年同期的3.15美元降至3.10美元。

区域表现呈现分化:美洲市场同店销售小幅下滑,而国际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同店销售额增幅达15%(按固定汇率计算为13%)。

管理层大幅下调全年预期

公司已将全年营收预期从111.5-113亿美元下调至108.5-110亿美元,每股收益预期从14.58-14.78美元大幅下调至12.77-12.97美元。业绩下调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关税政策变化及最低免税额取消对毛利率造成压力;二是美国市场因产品系列过度依赖少数长青款而导致需求疲软。

作为Lululemon的利润引擎,美国市场的放缓尤为关键。虽然国际市场双位数增长能支撑整体业绩,但收入结构变化可能压缩利润率,并对库存管理和折扣控制提出更高要求。未来两季度,公司能否在不过度促销的情况下维持定价策略将成为重要的观察指标。

成本上升构成短期压力

管理层明确量化了关税对今年毛利的重大影响。即使通过采购调整和定价策略缓解部分压力,毛利率仍将快速反映这一冲击。这正是公司下调业绩指引的背景,也解释了为何在当季实现盈利的情况下股价仍剧烈反应。

投资价值

当前股价是否已充分了反映这些压力?经历下跌后,Lululemon基于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的动态市盈率已降至13倍。若公司能稳定美国客流量,通过产品创新加速销售转化,并在不大幅促销的情况下应对关税压力,当前估值或对有耐心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这不需要奇迹般的转变,但需要稳健的执行力。

未来需关注三大关键指标:一是美国需求是否出现稳定迹象;二是毛利率能否实现环比改善;三是库存质量是否健康。若这些指标与国际市场的增长势头形成协同,市场情绪可能较预期更快好转。

然而时尚行业变化莫测,关税政策风险亦非管理层所能控制。关税阴影可能持续至假日季之后,若产品更新未能奏效,公司可能不得不加大促销力度来保护市场份额,进而挤压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虽然品牌长期价值依然稳固,但短期表现仍取决于诸多待解变量。

综合来看,Lululemon在暴跌后估值已不再昂贵,多数利空因素已被市场消化。但由于美国市场仍需改善执行力的现实,以及关税持续侵蚀盈利能力的现状,投资者不妨等待更明确的企稳信号再考虑逢低买入。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wwsww.cn/tzfx/34245.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